首页> 中文学位 >高鹗续《红楼梦》与《刘心武续红楼梦》比较研究
【6h】

高鹗续《红楼梦》与《刘心武续红楼梦》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近十年《红楼梦》续书研究述略

1.2 《刘心武续红楼梦》研究情况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论文结构

第2章 高续与刘续创作动因比较

2.1 高续补遗红楼

2.2 刘续探佚红楼

第3章 高续与刘续人物命运比较

3.1 主要女性命运比较

3.2 核心人物贾宝玉比较

3.3 家族命运比较

第4章 高续与刘续文学艺术比较

4.1 情节设置比较

4.2 语言艺术比较

第5章 结语——功过是非论续书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红楼梦》自问世以来,不仅引起人们无穷无尽的研究兴趣,而且引发了源源不绝的续书创作,续书创作也成为“红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到了今天,《红楼梦》续书创作还在进行中。《红楼梦》续书创作,无论从背景文化到主体心态,还是从原著主旨的揣摩到续接,乃至体制与规模,等等,情况都相当复杂,似乎是剪不断理还乱,但又不得不“理”。在古代的续书中,公认高鹗所续最佳;在今人的续书中,刘心武所续似乎影响最大。本文选取高续与刘续,结合曹雪芹原著,进行“古今”对比,探讨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两者对曹雪芹《红楼梦》的理解与接受,深入对《红楼梦》的研究。  本文主要从作者创作动因、人物命运、情节设置、语言艺术四个方面出发,对高续和刘续进行比较,在创作动因比较中,刘心武探佚红楼,不满意高鹗的作动机促使作者重点放在了还原本意上,一味追求结局的前后呼应,精神内涵上没能达到原著的深度和广度。高鹗补遗红楼,竭力用曹氏的艺术笔法帮着“泪尽而逝”的“痴作者”完成了未尽之事业,作品中也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悟,具有更高的文学价值。在人物命运比较中,两者都符合判词悲剧性命运的预示,刘续的悲剧性塑造得更彻底,但刘心武通过“原型研究”方法考究出原著人物的命运,影响了其小说的艺术审美价值,使作品更接近于历史考证文,高鹗则是在判词预示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再创造,在作品中融合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在文学艺术比较中,从情节设置和语言艺术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在一些小说重要人物的情节设置上,刘续与高续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刘续在情节设置上参入了大篇幅的政治斗争,使续书与曹雪芹创作本意产生出入。在语言艺术上,高鹗比刘心武更接近曹体,但这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语言习惯以及创作立场息息相关。  综上可见,续作各有千秋,都有一定的价值,只是站的角度不同,看待问题也不同罢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笔者希望能对当代《红楼梦》续书的研究有所补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