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
【6h】

大学生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1.1 价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2.2.2 国家、社会、公民层面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2.3 公民层面价值观

2.3.1 爱国

2.3.2 敬业

2.3.3 诚信

2.3.4 友善

2.4 大学生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价值观培育的作用

2.4.1 爱国主义是大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源头

2.4.2 敬业精神是大学生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

2.4.3 诚实守信是大学生做人做事的立足之本

2.4.4 谦逊友善是大学生团结协作的指导方针

第3章 大学生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3.1 大学生在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

3.1.1 爱国思想与爱国实践不相统一

3.1.2 敬业精神缺失与敬业态度不端

3.1.3 诚信危机与道德滑坡日渐严重

3.1.4 待人冷漠与自我封闭现象加重

3.2 学校在公民层面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3.2.1 爱国理念与行为统一教育缺乏

3.2.2 敬业教育重视不够且观念落后

3.2.3 诚信教育内容片面且机制缺失

3.2.4 友善教育认识不足且难以落实

第4章 大学生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价值观培育对策研究

4.1 切实加强爱国价值观教育

4.1.1 充分利用和挖掘民族教育资源

4.1.2 构建爱国价值观培育的网络阵地

4.1.3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大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

4.2 科学指导敬业价值观教育

4.2.1 指导大学生树立“学业为本”的思想

4.2.2 帮助大学生培养自律意识

4.2.3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3 制度支撑诚信价值观教育

4.3.1 重视和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和导向

4.3.2 建立和完善诚信价值观培育机制

4.3.3 注重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设完善

4.4 深入开展友善价值观教育

4.4.1 鼓励友善行为,树立模范榜样

4.4.2 运用现代传媒,扩展友善教育途径

4.4.3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构建和谐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展开▼

摘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这是我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又以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共二十四个字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又是我党在理论层面上的巨大创新,这两大理论成果为社会价值观的培育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以及建设者,他们能否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是否具备较高的道德文化素养,对于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为了培育大学生公民层面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指导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解决当前社会日益严峻的道德危机,同时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和发展,进行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进行文章的写作:首先,明确界定价值、价值观及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具体内容,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价值观几大内容的全面梳理为当前进行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通过对当前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高校在这几大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引申出目前进行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培育创新研究的迫切需要;最后,根据影响大学生正确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的因素,探寻包括学校、家庭及社会共同合作、深入挖掘教育资源、拓宽教育途径、改善教育方法、重视舆论监督和导向、制定和完善机制等在内的培育格局,以期为引导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