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亨廷顿病家系临床特点、基因诊断及家系分析
【6h】

四川亨廷顿病家系临床特点、基因诊断及家系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研究方法

1.3基因检测

1.4统计学分析

结果

2.1人口学资料及基因检测

2.2部分参与者的PCR结果

2.3家系情况

2.4现症HD患者临床特点

2.5相关分析结果

2.6部分先证者影像学

讨论

3.1基因结果分析

3.1.1 CAG重复次数

3.1.2 遗传分析

3.1.3 CAG重复次数与发病年龄

3.2疾病进程

3.3焦虑抑郁

3.4认知功能

3.5睡眠障碍

3.6体重减少

3.7晚发型HD

3.8产前诊断

3.9影像学

3.10治疗

3.11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词缩略对照表

附录

致谢

综述:亨廷顿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研究进展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家系的临床特点,并进行基因诊断及家系分析,同时为家系成员提供遗传咨询,力争避免致病基因传代。  方法:连续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至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亨廷顿病患者及其部分家系成员进行登记,收集个人基本信息、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资料,绘制家系系谱图,对部分家系成员进行IT15基因CAG(Cytosine-adenine-guanine,CAG)三核苷酸重复次数的检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HD患者及部分基因阳性家系成员的认知功能、焦虑抑郁情况、睡眠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4个家系中共有24人参加IT15基因测序,通过基因检测确诊HD患者8人,男6人,女2人,年龄24~76(47.88±15.39)岁,发病年龄23~57(39.38±9.84)岁,病程1~31年,异常CAG重复次数在41~54(46.75±4.03)次;发现症状前患者7人,男5人,女2人,年龄7~47(24.43±13.88)岁,异常CAG重复次数在43~58(50.00±6.40)次。正常CAG重复次数在12~24次的范围,以17、20最为常见。4个家系中共有10例已故HD患者,发病年龄33~50(43.30±5.72)岁,病程8~15年。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CAG重复次数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r=-0.967,P<0.01);ADL评分与MMSE评分(r=-0.930,P<0.01)、MoCA评分(r=-0.932,P<0.01)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ADL评分与病程(r=0.842,P<0.01)呈正相关。家系传代过程中,共出现4次CAG重复次数的扩增,扩增片段2~10次不等,其中3次为父系遗传,1次为母系遗传。4个家系中3个有典型的家族史,1个家族史阴性。家系A第一代发病年龄为50岁,第二代平均起病年龄40岁左右,而第三代平均起病年龄36岁左右。家系C中第一代起病年龄为40岁,第二代平均起病年龄33岁左右,第三代起病年龄为23岁。所有家系中目前有1例先证者及3位症状前患者处于育龄期,有生育需要,建议进行遗传咨询。所有先证者均以不同程度的舞蹈样症状起病,且伴有焦虑、抑郁、淡漠、性格变化、睡眠障碍、体重减少等少见非运动症状。一例以不自主运动起病家族史阴性的患者曾被误诊为正常压力脑积水,进一步行基因检测才被确诊。病程较长的HD患者典型的影像学可见明显的壳核、尾状核的萎缩,早期患者可无明显变化。  结论:基因检测对亨廷顿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家族史阴性的不典型患者。家系在传代过程中存在CAG重复次数的扩增,以父系遗传为主,且有遗传早现现象。CAG重复次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发病年龄的早晚。除典型的舞蹈样症状外,非运动症状也可贯穿于整个病程中。目前该病无有效治疗方法,故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对避免患儿的出生非常重要。

著录项

  • 作者

    李彬;

  • 作者单位

    西南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医科大学;
  • 学科 神经病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罗永杰;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亨廷顿病,家系分析,临床表现,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