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预定利率市场化对寿险产品的影响研究——基于提升一个百分点角度
【6h】

预定利率市场化对寿险产品的影响研究——基于提升一个百分点角度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引言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2研究方法和内容

1.2.1本文的研究方法

1.2.2本文的研究内容

1.3文献综述

1.4论文的创新及不足

1.4.1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1.4.2本文的不足之处

2寿险产品概念与相关定价因素

2.1寿险产品概念与分类

2.1.1寿险产品的概念

2.1.2寿险产品的分类

2.2普通型寿险产品的定价原则及因素

2.2.1定价的基本原则——收支平衡原则

2.2.2定价因素

2.3预定利率市场化

2.3.1预定利率市场化的路径选择

2.3.2我国人寿保险预定利率监管的历程

2.3.3预定利率完全市场化的设定方法

2.4寿险产品的定价方法

2.4.1净保费加成法概述

2.4.2换算表的基本概念

2.4.3资产份额法

3预定利率市场化给寿险产品带来的影响

3.1产品定价影响

3.1.1利差损风险

3.1.2创新风险

3.2产品结构影响

3.2.1预定利率改革之前的状况

3.2.2预定利率改革政策的效果

3.2.3产品未来发展趋势

3.3监管的影响

3.3.1横向监管难度增加

3.3.2纵向监管难度增加

4预定利率市场化对寿险产品影响的举例分析

4.1模型的选取及资料来源

4.1.1模型选取

4.1.2结论统计

4.1.3小结

4.2退保与利润的影响

4.2.1存量业务的退保风险

4.2.2新单业务的利润分析

5政策及建议

5.1制定完善的监管体系及相应的配套措施

5.1.1预定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法定准备金监管的原则及重要意义

5.1.2进一步完善预定利率市场化相配套的措施

5.2寿险公司应对预定利率市场化的风险策略

5.2.1强化投资风险管理,提高投资收益水平

5.2.2加快寿险产品创新,打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5.2.3努力提升保险精算水平

5.2.4完善寿险产品定价机制,加强预定利率风险防范

5.2.5提高保险服务质量,转变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2013年8月2日,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事项的有关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放开我国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2.5%的上限管制,由保险公司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审慎决定1。保监会在放开2.5%预定利率限制的同时,又设定了3.5%和预定利率中较小者作为法定责任准备金利率的评估标准。当前保监会给予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指导上限是3.5%,目前上限3.5%的给出表示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并未完全放开预定利率的管制,距离预定利率完全市场化还有一定差距。预定利率的松动是寿险行业一次重大变革,此通知意味着预定利率市场化时代已经悄悄来临。  预定利率被严格管制期间,保险公司采用的预定利率和精算假设是保险监管部门统一制定的,都是被动接受的,没有区别。保险公司长期采用保监会既定的数据,可能已经形成了依赖性,放开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主确定,保险公司缺乏设定预定利率的相关经验。预定利率沉寂了14年之久,保险公司拥有了自主定价权后,短期内预定利率会得到提升,鉴于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承诺给客户的到期回报率,预定利率和寿险产品价格互为反相关的关系,其作为影响寿险产品定价的关键因素,预定利率提高可能会给寿险公司带来一系列问题:可能会引发产品定价的风险,主要表现为预定利率提升,寿险产品价格出现下降,新产品价格的下降是否会导致已有的存量业务出现退保,是否会导致新业务利润缩小。由于保险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是产品价格,各个保险公司是否会为了争夺客户资源进行恶性竞争,一旦出现恶性竞争,监管部门该如何监管?业内人士认为“通知”的出发点是调整产品结构,那么历经一年后的政策效果怎么样?另外预定利率放开对新业务价值,现金价值,准备金的计提,偿付能力资本要求等都有一定的影响,鉴于笔者能力有限,本文并不重点分析预定利率放开后寿险公司如何选取有效的定价方法,只是浅显的提出未来完全市场化,保险公司如何制定预定利率的方法。重点把视角放在预定利率从2.5%上升到3.5%的过程,列举定期寿险和两全保险价格下降的幅度以及责任准备金的提取变化,由此推出寿险产品未来的发展路径以及针对可能会爆发的经营风险从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角度寻找有效途径。这正是本文研究的背景和出发点。  本文的写作思路是:  首先分析了预定利率和寿险产品定价的关系,指出影响寿险产品定价的三因素中,预定死亡率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对产品定价的影响较小,预定费用率有各个公司的经验数据为依据,只有预定利率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其次理论层面表述预定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后果,最后是采用两款典型的普通型寿险产品进行分析,最直接的是从价格的变化引起的多层次效应。主要是:  (1)新产品价格低于原产品,理性被保险人在保险单存续一定期间内是否会选择退保,然后购买针对预定利率为3.5%研发的新产品。(2)预定利率放松管制后,普通型寿险产品价格下降,寿险产品市场上的普通型占比能否得到提升。(3)预定利率提升导致的产品价格下降,直观上缩小了产品利润,那么新业务利润是否会降低。(4)价格下降会导致保险公司为了争夺客户进行激烈竞争,那么保险监管部门应该如何强化监管。  根据上面的研究思路,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五章内容。  第一章,简要分析预定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以及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一节阐述预定利率市场化的背景及意义,主要说明了预定利率在寿险产品定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节阐述本文主要研究方法以及预定利率市场化对寿险产品的一系列影响。第三节是相关的文献综述,部分学者指出预定利率放开之后,可以优化寿险产品结构,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等。第四节指出本文的可能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首先简要分析了人寿保险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寿险产品的分类。寿险产品按照是否具有投资功能分为普通型产品和新型产品。“通知”放开的是普通型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我们选取的研究对象正是普通型寿险产品,并以典型的保障功能强储蓄功能较弱的定期产品和兼有保障和储蓄双重功能但储蓄因素较重的两全产品为例。其次,分析了寿险产品定价的三个重要因素——预定死亡率,预定费用率,预定利率。预定死亡率按照经验生命表取得,一般情况下,经验生命表含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质,使得预定死亡率对寿险产品定价影响最小。附加费用率都可根据公司经营的经验数据,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及内部管理的提升,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故其对产品价格的影响也不大。所以,本文主要针对预定利率的变化对产品的影响。再次,阐述了预定利率的定义及市场化的路径选择问题。通俗的说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对投保人承担的保值增值责任,就是承诺保险期满后给予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投资回报率。预定利率市场化路径选择从缓慢放松管制开始一步一步的走向市场化,而不采用毫无约束的放开。最后为后面的寿险产品定价介绍了两种方法——净保费加成法和资产份额定价法。  第三章,分析了预定利率市场化对传统寿险产品的影响。首先,预定利率提升,会直接导致普通型寿险产品价格下降,价格的降低带来一系列风险。比如预定利率投入使用过程中,不能随着投资收益率的波动而波动,一旦在经济周期好的时候设定保险单的预定利率较高,期间发生金融市场利率下跌,就会带来类似于1999年的巨额利差损。另外,同一家保险公司会针对预定利率改革政策创新产品,由于毫无经验数据,难免出现风险。其次,我们列举出了预定利率改革之前,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占比,明显的看出传统寿险产品的占比非常小;预定利率改革政策实施一年后,由于传统寿险产品的价格下降,我们从保监会网站统计出各家保险公司“报备”和“备案”的产品占比70%以上的是普通型产品,以及我们单独列举2014年新华保险的业务数据。前后对比可知此次费率改革政策效果较为明显,本章节还展望了以后产品的发展趋势。最后,指出价格的下降给保险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带来的难度,鉴于美国放开预定利率管制的时间较长,有一定的相关经验。所以我们以美国保险预定利率市场化为例子分析国外如何管控预定利率的经验,我们适当的吸取并结合我国目前国情现状进行运用,减少工作盲目性。  第四章,主要针对前面讨论的预定利率市场化引发的寿险产品一系列影响的举例分析,采用保障性质较强的定期寿险产品和保障性兼具储蓄性质且储蓄功能较强的两全保险为分析对象,采用的是光大永明保险的精算模型,分别计算出预定利率为2.5%和3.5%的价格,进而分析预定利率上升一个百分点之后价格的下降比例。进而推算价格下降可能导致的存量业务的退保风险。为了得到更明显的效果,列举了20岁的男性投保人针对五种不同的预定利率,选择退保的保单年度范围。对于新单,我们主要考虑准备金提取数值的变化,依然采用的是定期和两全保险产品,结果显示随着预定利率的提升,计提的责任准备金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第五章,从监管层和保险公司两个层面提出应对措施。主要是制定与预定利率市场化匹配的措施,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提升保险公司自身的风险防范,加快培养公司核心竞争能力。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系统化的分析预定利率市场化对寿险产品的影响,最直接的是从价格的变化引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从预定利率的定义看出,预定利率和保险产品价格反相关的关系。若预定利率提升,保险费率则下降,价格降低对保险公司自身来讲,可能出现部分存量业务退保以及新单业务利润缩小的风险。价格下降在行业层面可能会引起各个保险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进行激烈甚至恶性竞争。另外“通知”发布的出发点是调整普通型产品和新型产品的比例,在历经一年后,我们从保监会网站统计出各家保险公司“备案”和“审批”的产品占比以及分析新华保险2014年年报可知,预定利率改革政策效果显著,文章结尾提出了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如何应对预定利率市场化风险。不足之处在于只能浅显的分析预定利率从2.5%上升到3.5%后的一系列影响,提出了未来预定利率完全市场化后,预定利率的设定会采取资产份额定价法,因为资产份额定价法能将保险公司的利润和保险产品价格联系在一起,我们假定保险公司利润为零,推算出寿险产品价格,再次使用净保费加成法计算预定利率。目前只是理论设想阶段,此过程牵涉到太多的因素变量,这将是本文后续研究内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