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董事会网络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
【6h】

董事会网络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2.1研究方法

1.2.2论文结构和框架

2.文献综述

2.1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

2.2社会网络产生的经济结果

2.3董事网络定义

2.4董事的网络关系与公司治理

3.1委托代理理论

3.2社会网络理论

3.2.1社会网络的定义

3.2.2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3.3资源依赖理论

4.1研究假设的提出

4.1.1董事会网络与公司绩效

4.1.2董事会网络、产权性质与公司绩效

4.1.3董事会网络、资源需求与公司绩效

4.2变量选取

4.2.1被解释变量

4.2.2解释变量

4.2.3控制变量

4.3样本选取和数据处理

5.实证结果与分析

5.1描述性统计及分析

5.2相关性统计分析

5.3回归结果分析

5.3.1董事会网络中心性与公司绩效

5.3.2董事会网络中心性与公司绩效的进一步分析

5.3.3稳健性检验

6.结论与研究展望

6.1研究的主要结论

6.2理论贡献与现实启示

6.3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董事会是属于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公司中不仅发挥着监督治理作用,同时也为公司做出战略指导决策,为管理层和公司所有者更好的沟通提供便利。董事会成员是通过公司的股东选举产生的,代表公司股东监督管理层的经营活动,以便公司管理层为公司做出更好的决策。除了代表股东监督公司管理层外,董事会还应该对公司的经营决策做出战略指导,董事会通过董事会成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外部信息的获取对公司经营活动提供意见。在董事会制度设计的合理性以及董事会有效发挥监督和决策指导功能的情况下,董事会的公司治理作用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公司的绩效。所以董事会作为公司的必不可少的公司治理机构,其治理作用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直以来,董事会内部特征与治理绩效的关系研究比较受欢迎,至今主要围绕着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和经理两职合一以及董事会独立性等特征进行相关研究。  而随着社会网络分析在公司财务中的运用,渐渐的有一些关于连锁董事和董事网络相关研究出现,但更多的是以研究独立董事网络的治理效应为主。如陈运森、谢德仁(2011)等。董事的网络关系与公司治理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而且很少有学者对董事会进行网络分析,而且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部分,其治理作用的有效性应该是其整个董事会整体作用的结果,所以不应该单单局限于董事会单个成员对公司治理作用的影响,更不应该仅仅研究独立董事的作用,所以本文对董事会网络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是有必要的。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本文分析董事会网络位置与上市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以我国2007年至2013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董事会间通过相同的董事关联,构成上市公司董事会网络,以董事会在网络中的位置中心度刻画公司的治理效应,检验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能否发挥治理作用。本文选取公司未来一年的股票回报率作为公司绩效变量,并且以公司总资产净利率作为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以此分析董事会网络中心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如何。另外,考虑到我国的国有经济占整个国内经济的绝大部分,政府作为最终控制人的企业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分别对不同产权性质的公司进行董事会网络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最后,依据社会网络理论,董事会网络通过董事会位置关系,会获得相关的行业信息、市场情况、有利的合同条款及关系资源等,所以董事会网络位置与公司绩效间的正相关关系在那些迫切依赖这些资源的公司中更为显著,因此,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本文又对公司进行分样本回归。本文通过进行严谨的理论分析和假设推论,到后面进行的描述性分析及实证回归检验。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围绕董事会网络与公司治理效益的关系研究,首先分析董事会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中心度是否会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其次,为了检验不同产权性质是否会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发挥产生影响,本文探析了不同产权性质下董事会网络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资源需求不同的公司董事会网络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差异,进一步检验了社会网络的关系位置为网络个体提供相关的资源和知识。本文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大致概括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与框架。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文献综述;二是社会网络产生的经济结果相关文献综述;三是董事网络定义相关文献综述;四是董事的网络关系与公司治理的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部分为研究理论分析:根据本文研究内容,主要从社会网络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进行理论推理。  第四部分为研究设计:根据文章第二部分相关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提出本文需要论证的假设,根据假设的提出选取相应的变量并进行数据处理。  第五部分为实证研究结果分析:对本文的实证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并以总资产净利率作为替代公司绩效的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分析。  第六部分为本文的主要结论以及研究展望:根据本文理论和实证结果分析,总结阐述了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分析了本文的主要贡献以及现实启示,并且依据本文对产权性质的分析做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最后依据本文的做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搜集和整理。本文的文献主要来源于网络资源,包括中国知网、Google学术以及SSRN等。文献包括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相关领域包括社会网络分析、非正式制度约束、董事会治理以及产权性质等。对这些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为本文奠定理论依据,为本文假设和实证过程提供基础。  (2)理论分析和研究推理。依据文献梳理结果,本文对社会网络理论、代理理论以及资源依赖理论进行了科学合理的阐述,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3)理论推理与实证工具的结合分析。在整理和阅读相关文献和以及进行理论推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计量工具STATA等实证分析软件展开定量研究。运用这些实证工具,本文进行数据样本的搜集,数据处理以及样本帅选等过程,最后开展科学的实证检验。  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几个研究结论:  (1)本文关于董事会网络中心性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董事会职能不仅仅只是起到监督职能作用,更能发挥其指导决策职能,而这种作用因董事会在网络中处于较中心位置而加强。这种关系具体呈现为:董事会网络中心性与公司未来一年的股票回报率正相关,也与公司总资产净利率正相关。这也就说明了董事会在董事会网络中越处于中心位置,公司未来股票回报率越高,公司盈利能力越强。  (2)此外,本文在上面关系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公司产权性质对董事会治理效应的作用影响。即在不同的产权性质下,研究公司董事会网络位置关系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是否会有差异。研究发现,相比于国有上市公司,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董事会网络中心性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更显著,即董事会网络中心性对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更大。由此可知,在公司由不同产权所有者控制时,公司董事会网络的治理有效性,尤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有显著区别的。进一步得出国有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网络治理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是因为国有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并没有很大的实质性地监督和指导决策作用。  (3)最后,依据社会网络理论,董事会网络通过董事会位置关系,会获得相关的行业信息、市场情况、有利的合同条款及关系资源等,所以董事会网络位置与公司绩效间的正相关关系在那些迫切依赖这些资源的公司中更为显著。所以本文考虑不同性质的公司董事会网络中心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否会有不同。通过分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处于成长期的公司、尚还年轻的公司以及业绩差的公司对董事会网络提供的资源需求较大,所以董事会网络中心性对这类公司的绩效影响更大。  本文的研究贡献与现实启示:将董事会作为一个整体刻画董事会在网络中的关系特征,分析其通过董事会网络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有助于丰富我国董事会特征与公司治理方面的文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此外,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一部分,本文通过研究探讨董事会网络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可以更好的分析董事会通过在网络中的中心位置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首先,本文透过社会网络的视角,以董事会网络位置关系来刻画不同公司董事会治理效应的差异。通过本文分析及以前学者的研究认为,本文选用网络中心度的4个指标可以衡量董事会在网络中的位置关系,并且董事会通过发挥监督和指导决策两个职能来影响公司绩效。此外,本文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董事会网络中心性对公司绩效有正的影响。本文关于董事会网络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丰富了我国董事会制度的有效性、董事会网络以及治理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希望可以为后续学者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借鉴和研究方法参考。  其次,与西方文化不同,我国作为关系文化的大国,非正式制度约束在我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网络关系中的非正式制度本文的研究,研究网络中的个体在网络中的行为选择对自身的影响,进一步丰富了非正式制度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  而且,本文对不同产权性质的公司董事会网络治理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两类样本中董事会网络治理效应存在者明显的差异。国有上市公司中,董事会网络治理效应较弱。理论上,本文对产权性质异质性分析研究,将有利于丰富产权性质异质性对公司治理影响的差异。在实际中,本文关于不同产权性质下董事会网络位置关系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的不同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一些方向。在市场竞争大环境下,我国国有经济改革大趋势仍在,所以在改革过程中,也要根据相关的环境对改革的内容进行深化,在本文研究主题上,政府机构以及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需要加大关注事会的监督和指导决策职能的力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