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研究
【6h】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的背景

1.1.2研究的意义

1.2相关文献综述

1.2.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关系研究

1.2.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互动性研究

1.2.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研究

1.2.4研究现状的总体评述

1.3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1.3.1研究的基本思路

1.3.2研究的方法

1.4创新与不足

1.4.1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4.2本文的局限和不足

2.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基础研究

2.1二者融合的内涵和本质

2.2二者融合的内在可行性

2.2.1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底蕴

2.2.2文化的德育内涵

2.2.3二者之间的相通性

2.2.4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2.3二者融合的载体和目标

2.3.1融合的载体

2.3.2融合的目标

2.4二者融合的一般性原则

2.4.1坚持与经济工作相统一的原则

2.4.2坚持群众路线的原则

2.4.3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原则

2.4.4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

2.5二者融合的基础方法

2.5.1分层对接的方法

2.5.2优势互补的方法

2.5.3变革创新的方法

2.5.4全员共建的方法

3.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理论来源

3.1二者融合的历史传承:基于传统文化的视角

3.1.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

3.1.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思想

3.2二者融合的理论指导:基于唯物史观的维度

3.2.1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3.2.2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工作中的地位

3.3二者融合的理论借鉴:基于世界性的视野

3.3.1西方企业激励理论

3.3.2西方人本主义思潮

4.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现状的调查分析

4.1样本数据描述

4.2二者已存在融合发展之趋势

4.3二者融合面临的困境

4.3.1二者融合的关系基础认识不清晰

4.3.2二者融合的作用机制认识不到位

4.3.3二者融合的价值认识存在偏差

4.3.4二者融合的组织机构设置不统一

4.4.5二者融合的目标认识不清晰

4.4.6二者融合的总体效果有待进一步优化

4.4二者融合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

4.4.1企业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建设关系认识有待提升

4.4.2政工队伍建设力度有待加强

4.4.3企业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认同度有待提高

4.4.4融合工作开展的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5.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困境的对策分析

5.1提高对二者融合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

5.1.1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的再确认

5.1.2加强国有企业政工队伍建设

5.1.3打造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网络平台

5.2依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丰富企业文化的特色化内涵

5.2.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5.2.2推进国有企业道德建设

5.2.3开展员工幸福观教育

5.2.4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3借助企业文化的工作方式,优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5.3.1外化于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形象力

5.3.2理念故事化,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

5.3.3树立典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带动力

5.4扩展二者融合的新内涵,提升二者融合的渗透功能

5.4.1实施员工辅助计划,推进二者融合内涵的横向延伸

5.4.2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注重二者融合内涵的纵向渗透

5.5完善二者融合的工作机制,优化二者融合的总体效果

5.5.1完善二者融合的保障机制

5.5.2完善二者融合的激励机制

5.5.3完善二者融合的作用机制

6.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效果评价体系

6.1二者融合效果评价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6.2二者融合效果评价体系建构的原则和依据

6.2.1二者融合效果评价体系建构的原则

6.2.2二者融合效果评价体系建构的依据

6.3二者融合效果评价体系的内容

6.4二者融合效果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6.4.1评价指标权重的评估主体

6.4.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配置过程

6.4.3二者融合效果评价指标权重配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内外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工作对象也呈现复杂化倾向,如: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等新兴员工群体的出现,员工思想观念多样多变趋势等。面对国有企业发展的新形势,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暴露了其难以适应的弊端,如:工作落实不到位、组织机制不完善、工作方式过于单一、工作内容缺乏时效性、工作经费短缺、政工队伍素质亟待提升等,制约着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提升。作为国有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应对新形势的变化,是当前学术界乃至企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企业文化这一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引入,不仅为国有企业管理注入了新活力,还充当了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立足于彼此之间的相通之处,推进彼此多层次、宽领域的融合,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出路,也是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二者的融合立足于彼此的相通之处,并坚持以中国特色企业文化为载体。首先,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相通之处是二者融合的重要结合点,主要包括工作对象、最终目标、工作内容、价值理念以及工作方式等方面,以此为基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其次,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将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中国特色企业文化为载体,并具体发挥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及物质文化的载体功能,推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进程。与此同时,二者的融合应实现对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和伦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进一步丰富国有企业文化的中国化内涵,充分保障企业员工在国有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以此提升企业文化的中国化内涵,优化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载体功能。  二者的融合实现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强调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扬弃,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对西方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借鉴,在此基础上推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而充分发挥企业文化这一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作用与优势,不仅有助于实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还能提升其现代化水平。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之间的有效互动,打破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之间的“两张皮”现象,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借助企业文化丰富的活动载体,推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完善,如:培训班、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文艺活动、公益事业等活动形式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与此同时,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营造良好地企业文化氛围,实现对员工潜移默化地影响,为实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人力支撑。  二者的融合是国家政策推进的结果,拥有不可或缺的政策优势。回顾我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历程,思想政治工作的传家宝作用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其传统优势的发挥在全面改革时期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企业文化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的发挥,党和政府也对此做出了相应的回应,提出了建构企业文化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思路。如:《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1997)、《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9)、《关于加强中央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意见》(2005)、《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1)等。这些政策性文件强调了优化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肯定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功能,为整合二者的作用力找到了新的路径。  在国有企业全面改革时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学术界已较为广泛地开展了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问题的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与此同时,在实际操作层面,部分国有企业也已展开了融合工作的实践探索。本文基于这一主题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效分析,为进一步推进二者融合研究,设计了以下的逻辑思路和行文结构:  一、本文在绪论部分首先回答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两大选题背景问题:一是为何提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这一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有何现实意义;二是为何选择“国有企业”而非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作为研究主题,其特殊意义及优势何在,以此作为本文融合研究的思考前提。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基础研究。即实现由“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命题的提出向融合具体内容分析的过渡,主要包括对二者融合的内涵与本质、内在可行性、载体与目标、原则及方法、等问题的分析,旨在实现对融合基本问题的系统化梳理,为本文融合问题的研究提供基础理论的前提。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认识论及方法论前提。  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理论来源。这一章节内容旨在为二者融合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主要包括:我国传统文化中管理思想以及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以及西方的激励理论等。以此为基础,丰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理论内涵,增强二者的融合效能。  四、二者融合现状的调查分析。这一章节的内容主要源于对问卷调查的数据及走访调查过程中收集的案例进行分析,以收集的数据和案例为支撑,旨在更为真实和客观地反映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炼和总结国有企业二者融合存在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以便提出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五、二者融合的路径选择。这章节内容是基于对二者融合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对策和建议。一方面,充分发挥企业文化载体优势,推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优势、政治优势、传统优势丰富国有企业文化的内容,增强企业文化的“化人”功能;与此同时,实现二者融合内涵的横向渗透与纵向延伸以及工作机制的有效融合,优化二者融合的效果并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六、二者融合的评价体系建构。这部分为本文研究的难点,也是本文研究的关键,即回答融合效果是否能考评以及如何考评的问题。为此,笔者设计了二者融合效果考评体系原则、内容以及考评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等,旨在避免二者融合工作开展的盲目性,并有助于对融合现状与过程进行跟踪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方法,更好地推进二者融合的进程。  本文围绕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是什么、融合应达到什么状态、融合工作如何考评?”这些关键问题展开论述,其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第一,本文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理论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明确了二者融合的本质、载体和目标,为二者融合理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及方法论前提。第二,本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研究的理论来源。从我国优秀传统管理理论和伦理思想的角度分析了二者融合的理论根基;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了二者融合的基本指导理论;从西方激励理论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论述中寻找了相应的理论借鉴。第三,本文初步建构了二者融合效果的考评体系。主要包括二者融合考评体系建构的必要性、原则、内容及方法,为二者融合工作的考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