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效果分析与完善研究
【6h】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效果分析与完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发展动态

1.4.2 国内研究发展动态

第2章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分析

2.1 流域生态补偿概念

2.2 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2.1 科斯定理

2.2.2 效用价值理论

2.2.3 水资源环境的外部性

2.2.4 保护水资源经济补偿经济激励作用

2.3 国内大中型河流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研究

2.3.1 输血式补偿

2.3.2 造血式补偿

第3章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分析

3.1 新安江流域概况

3.2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3.2.1 补偿主体

3.2.2 补偿客体

3.3 补偿标准和补偿资金

3.3.1 补偿标准的测算

3.3.2 补偿资金的来源及分配

3.4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现状——以休宁县为例

3.4.1 补偿资金的投入和项目建设

3.4.2 产业化升级进程加快

3.4.3 社会参与活动增加

第4章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分析

4.1 定性分析

4.1.1 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数据实施前与实施后对比

4.1.2 财政投入与经济发展指标

4.2 定量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法

4.2.1 基本原理

4.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4.2.3 构建评价模型

第5章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建议

5.1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5.1.1 制度、法律法规不完善

5.1.2 财政资金分配不合理,补偿资金不足

5.1.3 非统筹发展,未形成长效机制

5.1.4 社会参与意识不足

5.2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建议

5.2.1 细化法规内容,鼓励地方政府参与

5.2.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展多种补偿方式

5.2.3 坚持统筹、持续发展策略

5.2.4 提高利益群体参与积极性,扩大宣传面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展开▼

摘要

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格局,其中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高污染、高投入、低产出”的租放型经济也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各地纷纷实行了生态补偿机制,它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对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新安江发源于黄山市境内,流域范围地跨浙皖两省,其优质的水源是长三角地区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保障。为了保护新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2011年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正式实施,它是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具有其特殊的意义。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之后,给新安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也存在着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完善机制,使得该机制产出更良好的效果。文章旨在分析现行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际效果,发现现行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在介绍完生态补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之后,文章首先对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流域概况、相关利益者、补偿标准的测算、补偿资金的来源和分配、以及实施现状等,并以新安江源头地区休宁县为例,概述了当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现状,包括补偿资金投入增加、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进程加快、区域产业化不断升级等。
  为了科学的了解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文章通过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对相关测算指标数据进行纵向对比,整体把握各项指标在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前和实施后的变化;在定量分析上,主要运用了主成分分析的方法,选取13个生态补偿效益指标,构建主成分分析模型,选取相关数据进行SPSS分析,最后对每一年的综合效益得分进行排序,得出“新安江流域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之后的综合效益比实施前好”的结论。同时也发现,各个年份之间的综合效益得分差距不大,说明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不太明显,还有完善的空间。
  针对实证部分得出生态补偿机制效果不明显的这一问题,文章从制度设计、社会参与度、财政支出等方面分析了原因。最后,针对这些原因,文章提出了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建议,希望通过细化法规内容,鼓励政府参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展多种补偿方式、坚持统筹、持续发展策略、提高利益群体参与积极性,扩大宣传面等措施来优化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从理论上对生态补偿机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挥更为明显的效果和更加积极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