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GIS空间分析在风景区规划中的应用——以滁州市龙尾山规划为例
【6h】

GIS空间分析在风景区规划中的应用——以滁州市龙尾山规划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 风景区规划概述

1.4 GIS空间分析技术概述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滁州市龙尾山风景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2.2.2 风景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2.2.3 风景区建筑高度控制

2.2.4 生物安全格局建立

2.2.5 风景区游线设计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3.1.1 单因素评价分析

3.1.2 加权叠加分析结果

3.1.3 适宜性分级空间分布

3.2 建筑高度控制结果与分析

3.2.1 眺望视点选择与眺望高度确定

3.2.2 建筑高度控制结果

3.3 生物安全格局分布结果与分析

3.3.1 大白鹭安全格局分布

3.3.2 环颈雉安全格局分布

3.4 风景区游线规划结果与分析

3.4.1 建立成本数据集

3.4.2 成本距离和成本方向计算

3.4.3 最短路径计算

3.4.4 综合游线分布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传统的风景区规划主要依赖于规划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存在着经验主义、主观臆断以及科学性差等多方面的问题。随着风景区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风景区数量不断激增,盲目追求景区又快又好地发展;开发建设强度不断加大,景区破坏性开发情况严重;外来文化与物种入侵现象,导致景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风景区规划,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风景区规划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GIS作为新兴技术,其强大的数据存储和空间分析功能在风景区规划中起到重要作用。其应用到风景区规划中的优点主要有:GIS空间分析能减少传统规划工作的主观性,提升规划的效率,并能够提供一体化的规划管理和分析的平台,为城市规划工作的整体性带来便利。
  本文结合我国风景区规划现状,遵循生态环境规划原则,探讨GIS空间分析技术在风景区规划中的应用,并以滁州市琅琊山风景区中龙尾山景区规划为例,着重研究分析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游客游览体验两个方面,旨在解决传统风景区规划存在的某些弊端,同时论证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区域规划中的作用,使规划结果更具科学性、合理性、高效性。主要内容包括:⑴结合风景区规划规范和相关文件说明,本文利用加权叠加法对风景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其设计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生态安全因素、特殊区域保护以及视觉敏感度因素。根据评价的适宜性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优先建设区、生态缓冲区和基本控制区三个等级,并分别占研究区域的28.23%,18.97%,52.79%。同时,根据三个等级的空间分布可以看出龙尾山风景区的风景资源95%以上分布在基本控制区内,有效地保护了风景区内的生态环境。⑵根据眺望视点选择原则在研究区域内布设57个眺望视点,利用眺望控制法建立龙尾山风景区内建筑高度控制网,把区域基本控制区的建筑高度控制为0米,最后将该研究区域建筑高度划分为0米、0米-10米、10米-20米、20米-30米、30米-50米、50米-70米,分别占研究区比例为:54.34%、6.28%、10.45%、11.29%、16.90%、0.73%。在具体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该控制网指导建筑高度值,能够保护龙尾山风景区景观视线通廊。⑶综合分析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建筑高度控制结果可以看出建筑高度为0米的区域要多于基本控制区的面积,由此可以看出研究区域内部分适宜建设的区域不满足眺望控制的条件,在该区域内进行建设活动会妨碍游人对山体景观的视觉体验效果。⑷选择大白鹭和环颈雉作为焦点物种,利用GIS叠加分析确定生物栖息地的“源”,根据最小累积阻力法建立生物水平扩散过程的安全格局,并将其划分为低安全格局、中安全格局、高安全格局和最高安全格局。人工建筑应该避开生物低安全格局区域,切实保护龙尾山生物生态系统。⑸将坡度坡向、景观视觉敏感度、景点保护半径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作为建立风景区游线设计影响因子,建立其成本评价体系。利用成本距离计算风景区游线分布的成本值,根据最短路径法计算风景区内游线综合分布。该方法比传统道路规划方法更加科学合理与客观,使游线设计结果能够从多方面满足环境、生态、游览以及经济等多种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