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活态保护视域下的柳编传承与发展研究--以阜南柳编的创新设计为例
【6h】

活态保护视域下的柳编传承与发展研究--以阜南柳编的创新设计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源起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编织工艺,孕育了柳编这一极具文化价值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从最初的筐、篮、杯棬到柳箱、笸箩,从“外涂以漆”到“火逼令柔曲”作箱箧,柳编的技艺在编织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生活需求的变化下,日益精进,从功能、形态、工艺水平等多个方面不断满足人的需求,在历经上千年的岁月洗礼后,凝为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中的一颗明珠。 笔者以安徽阜南县柳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活态性”的延续路径探索,研究在活态保护视域下柳编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方向。本文首先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和“活态传承”理论,对阜南柳编的传承现状进行调研,并在活态保护的视域下思考:如何保护阜南柳编,以延续其“活态性”。再基于“活态保护”,从时代背景、数字化技术、互联网思维、文创产品设计四个方向探索阜南柳编活态保护策略。最后借助系统的创新设计方案,实现对阜南柳编从“品牌——产品——文化创意——传播”的产业发展方向探索。 本文在阜南柳编的发展现状下,从活态传承和活态保护角度系统分析,秉持延续其“活态性”的原则,制定活态保护策略,并借助创新设计实现其传承与发展的方向探索。目的在于,通过阜南柳编的创新设计探讨以发展柳编文化产业带动乡村发展的可能,为活态保护视域下柳编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后的发展路劲提供可参考的实践案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