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过去与未来之间——谈两代艺术家对德国历史的态度
【6h】

过去与未来之间——谈两代艺术家对德国历史的态度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弥赛亚与破碎的历史

1.1 关于艺术之于暴行的诊断

1.2 历史“新天使”的双线读解与遗留的任务

1.3 艺术对社会干预的构想

第二章 记忆废墟上的新基督

2.1 经改造的“自由”与“扩大的艺术”

2.2 公众神话的建构图示

2.3 后奥斯维辛摄入生活

2.4 历史爆破中的虚构与真实

2.5 关于视觉后像的争论

第三章 回望者的凝视与弥散

3.1 母体记忆的借调与历史的偿还

3.2 舒拉密和玛格丽特的身份图谶

3.3 作为精神容器的物质

3.4 众神的黄昏与通天塔的陨落

3.5 当悼亡图景成为公众之物

结语 再谈艺术与救赎的命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聚焦于经历过上世纪深刻阵痛的德意志社会,将“历史”这一参与艺术自省的对象作为一种可用资源,整合进社会症候与艺术干预这对矛盾体的对话中。通过对以波依斯与基弗为例的这两代艺术家的个人创作与社会建构的协同性观察,将其对大背景下社会思想领域里特定表述的移置与改造并创生一种具有独立姿态的声音回应并重新参与进这场绵延的历史回声的过程揭示,旨在最终将这类艺术的行为剥离出诗与史的对话,用方法论的研究目光去探讨这类艺术干预策略的贡献与其所带来的问题,期冀一种独立看待艺术观念的价值立场得以显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