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甘肃庆阳传统布偶技艺及承继研究——以“黄河古象”布偶的研究创作为例
【6h】

甘肃庆阳传统布偶技艺及承继研究——以“黄河古象”布偶的研究创作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四、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第一章 甘肃庆阳民间布偶及技艺的概况

一、庆阳民间布偶的历史文化背景

1、甘肃省庆阳的地域

2、民间布偶的发展简述

二、庆阳民间传统布偶的种类与功能

1、布偶的品种与类型

2、布偶的使用功能

3、布偶的民俗功能

三、庆阳民间传统布偶的构成特点

1、布偶造型样板的特点

2、布偶造型装饰工艺的特点

3、塑造布偶的填充物

四、庆阳传统布偶的工艺流程

第二章 甘肃庆阳民间布偶技艺的承继状况

一、庆阳“非遗”布偶技艺传承人与布偶技艺的承继关系

1、“非遗”刺绣、香包布偶技艺传承人

2、“非遗”传承人与承继关系

二、庆阳布偶的产品生产与承继关系

1、庆阳布偶产品的生产方式例举

2、布偶产品市场拓宽对承继的作用

第三章 甘肃庆阳传统布偶技艺的设计实践

一、甘肃庆阳“黄河古象”的概述

1、黄河古象的源起

2、庆阳的“象”文化

3、黄河古象的民俗纹样寓意

二、庆阳“黄河古象”高级布偶礼品的研发

1、已有产品分析与设计构想

2、高级布偶礼品的设计定位(毕业没计内容之一)

3、工艺制作

三、庆阳普及型布偶礼品“黄河古象”的设计

1、设计定位(毕业设计内容之二)

2、工艺制作

3、包装及展示设计

四、提炼布偶“新技艺”

1、新材料与缝制工艺

2、新填充物及其作用

3、新工艺与塑形制作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对甘肃省庆阳市传统布偶技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甘肃庆阳民间布偶产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对具有代表性的甘肃庆阳民间布偶进行了造型装饰和工艺表达之间关系的分类整理,尤其对传承人的布偶技艺特点进行了深入的个案调研和整理分析,以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对最具代表性的庆阳民间传统布偶的生产工艺做了表述。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个案调查、比较研究、开发运用、设计实践等方法,对挖掘该文化遗产的价值、发扬优秀的布偶技艺文化、开辟目标市场等体现其文化保护发展的内容也做了有效的研究。通过开发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工艺美术品市场;倡导大专院校的相关专业与“非遗”传承人对接;将生产性保护工作与相关专业的研究机构链接,与课题连接;使新生代参加工艺学习的同时,也参加市场调研和公益宣传活动等,建立综合有效的承继体系。
  论文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尝试性的表达了作者对如何承继其优良传统所做的实践。通过选择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吉祥物,拟定高档旅游纪念品和普及型旅游纪念品的定位,结合当地的生产资源,设计制作了一批布偶礼品。在总结传统布偶技艺的基础上,提出了制作现代布偶礼品的一些“新技艺”的设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