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女性”画家——以1929年中华民国教育部第一次全国美展为视角
【6h】

“新女性”画家——以1929年中华民国教育部第一次全国美展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现象:“新女性”概述

第一节 关于“新女性”和“新女性艺术”

第二节 “新女性”概念的演变

第二章 情境:“新女性”画家的生成

第一节 “新女性”画家的产生背景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新式教育的传播

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全国美展:“新女性”画家的集中登场

美展概况

“新女性”艺术精英的亮相

第三章 表现:“新女性”艺术的特征

第一节 观照与自述:“新女性”画家作品风格分析

第二节 走出闺阁:“新女性”画家的社会活动

中国女子书画会

自谋职业

投身民主革命

第三节 开眼看世界:“新女性”画家的留学生涯

第四章 启示:对“新女性”画家的思考

第一节、启示

第二节、局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妇女杂志》载青年艺术家介绍

附录二:民国时期新女性艺术家的职业情况

图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二十世纪初期,伴随着西方独立、民主、天赋人权等思想的传入和国内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从而促使了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思想的提倡得以让中国女性重获自尊,在各个行业展露才华。表现在美术领域则是涌现出一大批自称“新女性”的画家,她们或走出闺阁,或进入院校,或拜师学艺,或出国深造,积极而主动的投身于美术创作,她们的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可观的表现。而在当时男尊女卑的传统社会里,知识女性因个体存在而往往被人们忽视,直到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展上,一大批“新女性”画家得以集体出现,她们在传统书画、西洋画、金石、雕塑、摄影等各个方面都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她们的集中亮相为民初的画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本篇论文以这一届全国美展为视角,以民国时期(主要是20-30年代)为研究背景,以美展上的“新女性”画家为研究对象,对整个民国时期的“新女性”画家群作群体性研究,对其产生与发展进行梳理,对其艺术特色和艺术影响力的贡献进行分析,使读者重新关注并全面认识民国时期的女性绘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