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新媒体“互动”特质的动画角色设计方法探索
【6h】

基于新媒体“互动”特质的动画角色设计方法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写作背景

主要目的及内容

研究方法及特色

第一章 新媒体的含义及特征

1.1 “新媒体’’含义

1.2 新媒体的特征

第二章 新媒体影响下的动画形象

2.1 新媒体语境下的动画发展趋势

2.1.1 基于新媒体的商业运作

2.1.2 基于新媒体的原创动画的发展状况及优势

2.2 新媒体“互动”特质影响下的动画作品

2.2.1 交互式的体验

2.2.2 社交性的模式

2.2.3 多样性的内容

2.2.4 季播模式的形成

2.2.5 群体性创作的体系

2.2.6 跨平台传播的传播途径

第三章 基于新媒体“互动”特质的动画角色设计方法探索

3.1 《大圣归来》的设计变革

3.1.1 提升角色形象的争议性

3.1.2 增强情节的游戏化

3.2 《十万个冷笑话》的创作方法

3.2.1 新媒体动画受众

3.2.2 动画故事脚本的设计

3.2.3 动画角色形象的设计

3.3 创作机制探索

第四章 运用于创作的拓展

4.1 对于出色作品的赏析

4.2 基于创作对形象设计方法的探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科技快速发展推动新媒体形式与功能日趋强大,从而影响到日常生活及艺术形式的迅速更新。动画设计与新媒体形式的密合度较高,受媒体发展变化影响也日趋明显,因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催生出更具创造性的动画形象。深入考察新媒体的本质特点以及动画设计在这方面的创造力,才能进一步推动动画产业的长足发展。
  新媒体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互动性,这既是科技进步的要求,也是科技发展带来的重大变化,是当前生活娱乐化的必然趋势。动画设计正在尝试围绕这一特点,从技术、文化和商业等角度充分考虑新媒体传播及发展的需要,在动画设计过程中导入“互动”设计方法,从角色形象和故事情节的设计开发,到动画的传播媒介、互动方式实现,乃至动画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生产,从而实现突破性的发展。
  互动性足传媒的本质功能之一,随着传媒技术的大力发展,这一功能被越来越高程度的实现,在技术上获得了足够的支持。当代传媒技术和动画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互动性愈加凸显。本文将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证明通过依靠新媒体的传播媒介,互动技术手段来实现动画形象设计和情节构造的良好互动性的设计方法:从新媒体平台中获取动画创作的元素和创意,从动画传播与观众的互动行为中获取信息和素材,从而促使动画中角色形象设计趋向于“混沌”,即对观众熟知人物的陌生化,从而抽离出新的视觉效应;在故事情节上,致力于超越传统的固定的(往往依从原著)叙事,趋向游戏化的情节结构,从而使情节内容更加丰富和波折,吸引观众深度参与,产生全新的观感体验。

著录项

  • 作者

    张羽飞;

  • 作者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 授予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 学科 戏剧与影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吴小华,戴铁郎,蔡志忠;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美术片;
  • 关键词

    动画片; 角色设计; 新媒体; 互动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