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费用效益评价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6h】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费用效益评价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方法

1.3主要研究内容

1.4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基础理论概述

2.1费用效益分析理论

2.1.1费用与效益的分类

2.1.2费用效益分析的目的

2.1.3费用效益的分析原则

2.2国民经济评价理论

2.3国内外发展现状

2.3.1国外发展情况

2.3.2国内发展情况

2.3.3相关成果简述

2.3.4文献评述

第3章黑龙江省秸秆资源及综合利用现状

3.1我国秸秆资源现状

3.2黑龙江省秸秆资源概况

3.2.1秸秆资源产量

3.2.2秸秆资源类型

3.2.3秸秆资源分布

3.3黑龙江省秸秆资源利用现状

3.3.1秸秆发电

3.3.2秸秆饲料

3.3.3秸秆还田

3.3.4秸秆沼气发酵

3.4本章小结

第4章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费用效益评价研究

4.1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4.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经济效益指标

4.2.2生态效益指标

4.2.3社会效益指标

4.2.4评价指标体系

4.3秸秆利用效益分析

4.3.1秸秆还田

4.3.2秸秆发电

4.3.3秸秆饲料

4.3.4秸秆沼气发酵

4.4秸秆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4.5本章小结

第5章模糊综合评判法效益评价分析

5.1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5.2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5.2.1计算方法

5.2.2计算结果

5.3费用效益分析

5.4本章小结

第6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及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农作物产生的秸秆是一种被大量浪费的资源,尤其是在黑龙江地区对秸秆的使用情况,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必须建立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利用模糊数学相关理论,搭建出一套专用于秸秆的费用效益模型,目的是进行效果评价。从经济效应、生态效应以及社会效应3个层面着手,建立了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秸秆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为黑龙江省秸杆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依据。目前秸秆用途广泛,除了传统方式外还可用于制作刨花板、活性炭等,由于未能获取到足够数据但效果可能更好,本文主要从还田、发电、饲料、沼气发酵四个方面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为了对作物秸秆利用的综合效益进行科学地评价,本文从秸秆利用能达到生态的合理性、经济的可行性和社会的可接受性三方面出发,建立了秸秆利用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项主体指标,9项群体分指标。  (2)使用层次分析方法明确了各个指标的相应权重,同时利用模糊数学理论,依次建立了与秸秆利用有关的各效益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从而实现了指标的量化,使具有不用量纲的具体指标值规范到0~1区间。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加权综合法,建立了以模糊综合评判为评价结果的秸秆利用效益评价模型。  (3)从项目的效益评价结果来看,秸秆发电具有最佳的综合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最好,能够带来大量就业,经济效益较好;秸秆还田的经济效益最好,但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佳;秸秆沼气也具有最佳的生态效益,但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佳;秸秆饲料的经济效益最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般。  (4)从黑龙江秸秆资源利用角度出发,黑龙江应该大力利用秸秆发电,不但能带来大量就业岗位,形成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能获得较佳的经济效益,是秸秆利用最佳方式。同时也要鼓励使用秸秆还田,以为农民带来好的经济效益,秸秆饲料和沼气也可以适当使用,提高生态效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