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危重病酸碱失衡临床特征探讨
【6h】

危重病酸碱失衡临床特征探讨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危重病酸碱失衡(acid-base disorder,ABD)发生率与影响因素。
   方法:前瞻性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抢救室(emergencyfirst-aid room)2008年12月1日~2009年3月31日所有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剔除入抢救室时已死亡、2h内转诊、拒绝抢救、意识清晰的脑血管意外患者。记录患者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发病诱因、基础疾病、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同步检测动脉血气分析与血电解质,计算阴离子隙(AG)、潜在HCO3;依据TABD(triple acid-base disorder,TABD)诊断标准,了解TABD的发生率,并与非TABD患者进行比较与分析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原发病、诱因、MODS发生率、病死率等。
   结果:收集到符合要求患者766例,其中TABD患者71例(9.3%)。TABD与非TABD组比较,TABD患者中,男/女42例(10.1%)/29例(8.3%),性别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77.94±10.7岁)长于非TABD组(69.8±17.8岁,P<0.01);APACHEⅡ评分(25.864±7.07)大于非TABD组(20.96±7.99,P<0.01);TABD组原发病分别为急性心力衰竭(18例,25.4%)、脑血管意外(16例,22.5%)、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14例,19.7%)、感染性休克(8例,11.3%)、重症肺炎(4例,5.6%)、晚期肿瘤(4例,5.6%)、急腹症(2例,2.8%)、肝性脑病(1例,1.4%)等,其中感染性休克显著高于单纯ABD组(1.9%,P<0.01),急性心力衰竭、AECOPD、感染性休克均显著高于二重ABD组(10.7%,8.2%,2.5%,P<0.01)。TABD组常见诱因分别为缺氧(63例,88.7%)、感染(62例,87.3%)、进食不足(44例,62.0%)、少尿(34例,47.9%)、排钾利尿剂使用不当(26例,36.6%)、应用糖皮质激素(6例,8.5%)、上消化道出血(3例,4.2%)等,其中缺氧、感染、进食不足、少尿、使用排钾利尿剂、应用糖皮质激素及上消化道出血因素明显高于单纯ABD组(63.1%,50.3%,31.8%,12.7%,1.9%,1.9%,0.6%,P<0.01或P<0.05)和二重ABD组(58.2%,45.2%,19.1%,8.8%,2.8%,1.0%,1.2%,P<0.01或P<0.05)。TABD组MODS发生率(16例,22.5%)高于单纯ABD组(6例,3.8%,P<0.01)和二重ABD组(15例,2.9%例,P<0.01);1d内、2d内、3d内和7d内的病死率(14.1%、23.9%、26.8%、38.0%)高于单纯ABD组(4.5%,9.1%,11.O%,14.3%,P<0.05或P<0.01)和二重ABD组(4.5%,7.5%,8.3%,10.7%,P<0.05或P<0.01)。
   结论:本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危重病TABD发生率为9.3%;年龄、APACHEⅡ评分、原发病类型可能是引起TABD的主要因素;危重病患者一旦出现TABD,通常预示预后差、病死率高;建议临床对危重病患者常规同步检测动脉血气分析与血电解质,并计算AG和潜在HCO3,以便依据TABD诊断标准,及早发现TABD,并予以纠正,提高危重病综合救治成功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