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肝硬化及肝癌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6h】

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肝硬化及肝癌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CT测量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血供特点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背景  中国肝癌世界人口调查发生率居世界之首,男性为37.9/l0万,女性为12.3/10万。在我国,肝癌的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8.8%,仅次于胃癌,而造成我国肝癌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在延长肝硬化、肝癌患者生存方面发挥最重要的作用,其中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早期诊断的准确性,而CT三维后处理成像技术的发展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利用三维重建技术,能较准确地测得肝脏体积的大小、了解原发性肝癌血供方式,对手术方案的选择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部分CT测量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y,MSCT)测量肝脏体积的一致性并探讨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liver volume,LV)测量与肝功能之间的关系。  方法:用GE64排CT工作站(Advanced Workstation4.3)半自动肝脏体积测量方法测量LV。分别测量10例对照组无肝脏疾病者及30例肝硬化患者LV,检查30例肝硬化患者常规肝功能并进行Child-Pugh分级,比较LV与Child-Pugh分级之间关系,并随访术后肝性脑病发生情况。  结果:不同观察者测量对照组LV分别为(1258.65±113.22) cm3、(1274.33±104.09) cm3,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肝硬化组Child-Pugh B级、C级,A级与C级,B级与C级之间LV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A级、A级与B级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39、0.120。  结论:多层螺旋CT肝脏体积测量具有可重复性,肝脏体积在评估肝脏储备功能上可能较Child-Pugh分级更为灵敏度。  第二部分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血供特点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C)血供方式的CT表现其及病理学基础,以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PHCC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  结果:70例患者中,动脉供血型53例、门静脉供血型3例、双重供血7例、少血供7例;中分化肝癌30例,低分化肝癌40例。不同分化程度的血供方式存在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HCC大多数为动脉供血型,少部分为门静脉供血型、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型和少血供型。PHCC的血供方式与其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