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方政府化解民营企业互保联保风险研究——以无为县电线电缆产业为例
【6h】

地方政府化解民营企业互保联保风险研究——以无为县电线电缆产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目的

1.1.3研究意义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1.2.2国内文献综述

1.2.3综述评述

1.3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研究方法

1.3.2研究思路

1.4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本文的创新点

1.4.2本文的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互保联保

2.1.2互保联保风险

2.2相关理论基础

2.2.1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协同治理理论

2.2.3政府干预理论

第三章 无为县电线电缆产业互保联保风险及其防范化解分析

3.1无为县电线电缆产业发展概况

3.2无为县电线电缆产业互保联保发展历程

3.2.1萌芽起步阶段

3.2.2迅速发展阶段

3.3无为县电线电缆产业互保联保风险特征分析

3.3.1互保联保风险的高传递性

3.3.2互保联保风险的强隐蔽性

3.3.3互保联保风险的集中爆发性

3.3.4互保联保风险的难控制性

3.4无为县政府化解电线电缆产业互保联保风险的措施与效果分析

3.4.1无为县政府化解电线电缆产业互保联保风险的措施

3.4.2无为县政府化解电线电缆产业互保联保风险措施产生的效果

第四章 无为县政府化解电线电缆产业互保联保风险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1无为县政府化解电线电缆产业互保联保风险存在的问题

4.1.1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引导作用和杠杆效应不明显

4.1.2地方政府对企业违约风险难以有效识别

4.1.3地方政府对恶性违约企业缺乏有效的惩罚措施

4.1.4各参与主体间防范化解风险的合力尚未形成

4.2无为县政府化解电线电缆产业互保联保风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电线电缆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不到位

4.2.2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不完备

4.2.3约束企业行为的法律和制度不健全

4.2.4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风险化解机制不完善

第五章 江浙地区地方政府化解民营企业互保联保风险实践及经验借鉴

5.1江苏宜兴地方政府化解民营企业互保联保风险实践

5.1.1开展风险分类处置工作

5.1.2加大与银行机构的沟通协调

5.1.3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

5.2浙江台州地方政府化解民营企业互保联保风险实践

5.2.1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

5.2.2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5.2.3加大对违约企业的打击力度

5.3江浙地区地方政府化解民营企业互保联保风险的经验借鉴

5.3.1加强政府内外部各参与主体的协调配合

5.3.2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5.3.3强化对恶性违约行为的惩罚力度

第六章 促进无为县政府化解电线电缆产业互保联保风险的建议

6.1完善电线电缆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措施

6.2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6.3健全约束企业行为的法律和制度

6.4构建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风险化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马志锰;

  •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大学;
  • 学科 公共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孙群;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F42F29;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