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合并视幻觉的帕金森病患者视网膜结构及功能改变的研究
【6h】

合并视幻觉的帕金森病患者视网膜结构及功能改变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临床评估

三、视网膜结构及功能评估方法

四、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一般临床资料

二、PDVH组、PDnonVH组和HC组视网膜结构参数的比较

三、PDVH组、PDnonVH组和HC组视网膜功能比较

四、PD合并视幻觉患者视网膜参数与年龄、病程、HY分期、UPDRS相关评分、MMSE、HRSD、HAMA得分的相关性

讨论

一、PD患者视网膜的结构改变与视幻觉

二、PD患者视网膜的功能改变与视幻觉

三、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帕金森病患者视网膜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与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变性及缺失相关。除典型运动症状外,视幻觉(visual hallucinations,VH)为该病的常见非运动症状之一,PD患者的视幻觉发生率为22%,严重影响患者及看护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有学者运用光学成像及视觉电生理技术揭示了PD患者存在视网膜结构及功能的异常,推测视功能异常可能与视网膜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丢失有关[2]。但目前国内外对PD并发视幻觉患者的视网膜改变研究甚少,因此,我们采用相干光学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 mfERG)等技术,从视网膜结构及功能方面探究PD合并视幻觉患者的视网膜改变特征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研究目的:研究合并视幻觉的 PD患者视网膜结构及功能的改变特点及其与 PD病程、分期及运动症状严重程度等方面的相关性。
  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门诊及住院的PD合并幻视患者(PDVH)17例(34只眼)、PD不伴幻视的患者(PDnonVH)30例(60只眼)以及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15例(30只眼),完善病程、Hoehn-Yahr(H-Y)分期、UPDRS、MMSE、HRSD、HAMA评分等临床资料及常规眼部筛查后,采用视野计测量平均视野缺损度(mean defects,MD),OCT测量黄斑及视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ver fiber layer,RNFL),mfERG检测1-5环P1波、N1波的振幅及潜伏期。运用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各项目三组间的差异,Pearson分析法评估与视网膜结构及功能改变的临床特征。
  研究结果:(1)PDnonVH组中有5只眼因中度以上近视、白内障、黄斑变性或配合欠佳排除,余55只眼纳入分析。PDVH组与PDnonVH组病程、H-Y分期、UPDRS-I第2项、HRSD及 HAMA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 UPDRS-III、UPDRS总分、MM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三组的性别及年龄无统计学差异。(2)视网膜结构方面:PD两组上、下、鼻象限及平均 RNFL厚度均较 HC组薄(P<0.05),但PD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DVH组的平均黄斑厚度及黄斑体积较PDnonVH组、HC组下降(P<0.01)。视网膜功能方面:PD两组MD值均较HC组深,但PD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DVH组和PDnonVH组1-5环P1振幅密度均较HC组减低(P<0.01),PDVH组3环P1振幅密度较PDnonVH组减低,PD两组1、2、4、5环P1振幅密度无统计学差异;PDVH组1环P1潜伏期较PDnonVH组、HC组延长(P<0.01),PDnonVH组与H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DVH组1、2、3环N1振幅较PDnonVH组、HC组减低(P<0.01),此三环PDnonVH组与H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DVH组和PDnonVH组4、5环N1振幅较HC组减低(P<0.01),PD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三组1-5环N1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3)PDVH组的平均、下象限、鼻象限RNFL厚度与HY分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43、-0.414、-0.421),平均、下象限RNFL厚度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6、0.386);MD值与HY分期呈正相关(r=0.417),与UPDRS-III评分呈正相关(r=0.363),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364),与HRSD得分呈正相关(r=0.473)。黄斑及mfERG参数与各临床指标均无相关性。
  研究结论:PD患者存在视网膜厚度变薄、平均视野缺损度加深及黄斑区视敏度下降的改变特点,合并视幻觉的PD患者在黄斑厚度及视敏度方面的改变尤其明显,视网膜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可能与 PD幻视的产生机制有关。PD合并视幻觉患者的视网膜改变与疾病分期、运动症状严重程度、认知及情绪障碍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