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特质焦虑个体的表达性写作干预——情绪表露、情绪抑制及引导认知的影响
【6h】

不同特质焦虑个体的表达性写作干预——情绪表露、情绪抑制及引导认知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2 文献综述

2.1 表达性写作

2.1.1 范式

2.1.2 表达性写作的效果

2.1.3 表达性写作的作用机制

2.2 焦虑: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

2.3 负性情绪信息对高特质焦虑人群的影响

2.4 表达性写作对焦虑情绪的干预

2.4.1 焦虑作为负性情绪考察的指标之一

2.4.2 针对状态焦虑的表达性写作干预

2.4.3 个体差异对焦虑情绪写作干预的影响

2.4.4 表达性写作干预焦虑情绪的作用机制

2.5 文献总结和问题提出

2.5.1 以往研究的局限之处

2.5.2 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

2.5.2 本文提出的假设

3 研究一 焦虑事件表达性写作对不同焦虑特质个体的干预效果影响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3.2.2 研究设计

3.2.3 研究程序

3.2.4 研究工具

3.3 结果分析

3.3.1 各因变量的描述统计

3.3.2 干预效果比较

3.4 讨论

4 研究二 焦虑事件表达性写作对不同特质焦虑个体干预的作用机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

4.2.2 研究设计

4.2.3 研究程序

4.2.4 研究工具

4.3 结果分析

4.3.1 描述统计

4.3.2 各类词汇的比较

4.4 讨论

4.4.促进高、低特质焦虑者正性情绪表达的书写主题不同

4.4.2 未发现认知机制词汇与干预效果的关系

4.4.3 高、低特质焦虑个体表达特点不同

5 总讨论

5.1 情绪表露书写更适宜低特质焦虑个体的焦虑干预

5.2 引导认知书写对高特质焦虑个体具有积极影响

5.3 情绪抑制书写对焦虑者的干预效果不佳

5.4 高、低特质焦虑个体表达特点不同

6 展望

6.1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6.2 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表达性写作也被称为书面情感表达或书面情感暴露,作为情绪表露的一种方法,要求来访者围绕某一创伤事件或者压力事件等写出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表达性写作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大量研究验证,这一心理干预手段对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具有缓解作用。本研究旨在关注表达性写作对不同特质焦虑个体的干预,探究情绪表露书写、情绪抑制书写与引导认知书写对不同特质焦虑个体的干预效果差异,并通过文本分析初步探索其干预作用机制。
  研究一:通过实验比较表达性写作对于不同特质焦虑个体的干预效果,探究情绪表露与抑制对干预效果的影响。84名被试按特质焦虑水平分为高特质焦虑组与低特质焦虑组,并被随机分配到四个书写组:焦虑事件情绪表露组、焦虑事件情绪抑制组、焦虑事件引导认知组以及对照组。被试将进行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连续3天的写作,第一次写作7天后进行后测,第一次写作15天后进行追踪测量。研究结果表明,情绪表露书写能够显著降低低特质焦虑个体的状态焦虑水平,而引导认知书写能显著降低高特质焦虑个体的状态焦虑水平。
  研究二:通过使用Textmind分析研究一被试的书写材料,并对情绪词与认知机制词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三个实验组表达的各类情绪词与认知机制词都要多于对照组;对于高特质焦虑个体,引导认知加工书写的因果词比其他三个书写主题都要多,这可能是由于高特质焦虑个体在引导认知书写下产生更多的因果联系,促进问题解决,从而缓解了状态焦虑;对于低特质焦虑个体,情绪表露书写组书写的负性情绪词要多于引导认知书写组,故情绪表露书写对低特质焦虑个体起效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负性情绪的宣泄;在四个书写组中,低特质焦虑组书写的焦虑情绪词都显著多于高特质焦虑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