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密度与施氮量对湖北省春玉米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6h】

不同密度与施氮量对湖北省春玉米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1.2.2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冠层结构的影响

1.2.3 玉米机收性状及对农艺性状的需求

1.2.4 湖北省玉米生产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试验地点

2.1.2 试验处理

2.1.3 田间管理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2.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2.2.2 植株生长形态指标

2.2.3 叶片SPAD与叶面积指数

2.2.4 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与分配

2.2.5 冠层光分布

2.2.6 籽粒及器官含水率

2.2.7 农艺性状调查与茎秆强度测定

2.2.8 考种与测产

2.2.9 纯收益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生育期及气象条件

3.2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1 玉米产量和纯收益

3.2.2 产量构成因素

3.2.3 穗部性状

3.3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3.3.1 株高、穗位高及茎粗

3.3.2 叶片SPAD

3.3.3 茎杆强度

3.3.4 空秆率、倒伏率和茎腐病发病率

3.4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冠层结构的影响

3.4.1 叶面积指数

3.4.2 冠层透光率

3.5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5.1 群体干物质积累

3.5.2 干物质分配

3.6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籽粒、茎杆及叶片脱水特性的影响

3.6.1 籽粒含水率变化

3.6.2 茎杆和叶片含水率

3.7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氮素积累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3.7.1 群体氮素积累

3.7.2 氮素利用

3.8 土壤可矿化氮动态

4 讨论

4.1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穗部性状、玉米产量和纯收益的影响

4.2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与冠层结构的影响

4.3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氮素积累的影响

4.4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成熟期籽粒和茎叶含水率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