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夸美纽斯的人性观对当代科学学生观建构的启示
【6h】

夸美纽斯的人性观对当代科学学生观建构的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前言

一.人性观、学生观、科学学生观的涵义及其关系

(一)不同视角的人性观

1.自然本性观

2.社会实践观

3.后天教育观

(二)不同视角的学生观

1.“善良”、“邪恶”观

2.“边缘”、“中心”观

3.“成人”、“儿童”观

4.“白板”、“潜能”观

5.“约束”、“自由”观

(三)科学学生观的特点

1.学生是整个社会的一员

2.学生是独特的社会群体

(四)人性观、学生观和科学学生观三者的关系

1.人性观是学生观的前提与基础

2.科学学生观依赖于科学人性观

二.夸美纽斯人性观的思想渊源、内涵及其合理性

(一)夸美纽斯人性观的思想渊源

1.世俗哲学思想的影响

2.宗教哲学思想的影响

3.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二)夸美纽斯人性观的基本内涵

1.人是世界万物之灵

2.人的身心和谐统一

3.人的能力有无穷性

4.人天生具有求知欲

5.人的成长遵循自然

6.人的成长有独特性

7.人的成长依赖社会

8.人的成长需要适当关爱

(三)夸美纽斯人性观的合理性

1.西方哲学思想的支撑

2.当代社会思潮的认可

3.现代科学研究的证实

三.夸美纽斯人性观对当代科学学生观建构的启示

(一)教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

2.坚持以人为本的意义

(二)学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1.和谐整体的基本含义

2.坚持整体发展的意义

(三)学生的“发展潜能”无穷大

1.发展潜能的主要特征

2.相信发展潜能的意义

(四)学生“天性好学”求知欲强

1.“好学天性”的具体表现

2.保护“好学天性”的意义

(五)学生发展遵循一定“秩序”

1.个体发展秩序的内涵

2.重视发展秩序的意义

(六)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

1.个体独特性的表现

2.重视独特性的意义

(七)学生成长依赖“社会实践”

1.个体的实践性与社会性

2.个体多方面社会化的意义

(八)学生成长需要“正确关爱”

1.正确关爱儿童的涵义

2.正确爱护儿童的条件

(九)学生需要树立“自我意识”

1.学生树立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2.树立自我意识的基本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学任何教育主张、教育行为、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等都离不开某种特定学生观的先行确立。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由于受传统教育中“师道尊严”思想、赫尔巴特“老三中心”思想和当代教育的“功利性”、“工具性”等思想因素的影响,功利主义气息浓厚,人文主义气息淡薄,教育中遗忘人、歧视人、压抑人、摧残人等非人道的现象时有发生。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本质和地位并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尊重。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非常强调以人为本的时代。人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还是知识的应用者、创造者和知识的主人。这样的时代更强调人性的解放和对人的尊重与呵护,更强调一切以人为本。为此,非常有必要重新认识学生,建构新型的科学学生观。如果没有科学学生观的确立,再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再高学历的教师队伍,都不可能创造出真正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也不可能培养出新时代所需的新人,新课程提出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也将成为一句空话。从这个角度说,科学学生观的确立应当是新基础教育的灵魂。  论文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教育思想家夸美纽斯的人性观为基础,探讨当代科学学生观建构过程中应当考虑的因素,提出科学学生观的建构不应当忽视学生的社会地位、学习潜力、学习兴趣等八个方面的因素,以期对当代科学学生观的建构有所启发和借鉴。  论文在结构上分前言、正文与结语三个部分:“前言”主要讨论论文的研究对象与目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创新与不足。“正文”第一部分首先对人性观、学生观、科学学生观三个论文中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对三者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第二部分对夸美纽斯人性观的思想渊源、内涵以及合理性进行讨论;第三部分对夸美纽斯人性观对当代科学学生观建构的启示提出自己的观点。“结语”进一步对在吸取夸美纽斯人性观成分基础上如何建构科学学生观进行了讨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