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元阳梯田红谷种植技术及变迁研究
【6h】

新中国成立以来元阳梯田红谷种植技术及变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2 元阳梯田红谷的种植环境及起源分布情况

2.1 元阳梯田红谷宜种植的自然人文环境

2.2 元阳梯田红谷起源的神话传说

2.3 元阳梯田红谷的现实来源

2.4 红谷的基本情况

3元阳梯田红谷的独特性

3.1 元阳梯田红谷的基本属性

3.2 元阳梯田红谷的独特性

4 元阳梯田红谷的种植技术及其变迁

4.1 元阳梯田红谷的种植技术

4.2 元阳梯田红谷种植所需的农具

4.3 元阳梯田红谷的加工技术

4.4 元阳梯田红谷的种植变迁

5元阳梯田红谷的发展和传承

5.1 元阳梯田红谷的发展现状

5.2 元阳梯田红谷有效发展与传承的对策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红谷,一种特殊生态类型的水稻品种,因米皮呈红色而得名。在我国,红谷资源丰富,源远流长,历来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农业遗产,值得后人加以发掘、研究和利用。
  元阳梯田红谷,作为元阳县主要的粮食作物,有着悠久的历史。长年种植梯田红谷所形成的稻作文化,不仅是当地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因地制宜,适应自然选择的结果。其独有的品种强适应性、耐贫瘠、需肥量小、抗病性强、产量均衡等特性,使得元阳梯田红谷百年不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科技迅猛发展,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元阳梯田红谷的地位;再加之传统的粗加工,无法体现出元阳梯田红谷的优势,曾一度使其陷入濒临淘汰的境地。近年来,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引来不少专家学者对梯田红谷的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推行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政策,也为元阳梯田红米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生存环境。
  本文通过了解不同时期元阳梯田红谷的种植技术,剖析其种植情况变迁的原因,提出自己的观点: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保护一种传统作物,单纯依靠科学是不能实现的,市场的需求才是保护该农作物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最有效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