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OFs及其衍生物在电催化和类酶催化方面的应用
【6h】

MOFs及其衍生物在电催化和类酶催化方面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金属有机框架(MOFs)及其衍生物

1.1.1 MOFs的概述

1.1.2 MOFs的命名

1.1.3 MOFs的制备与应用

1.1.4 MOFs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1.2 纳米材料在电催化中的应用

1.2.1 纳米材料的电催化产氢和产氧

1.2.2 纳米材料电催化合成氨

1.2.3 纳米材料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1.3 纳米材料的类酶性质及应用

1.3.1 天然生物酶的概述与优缺点

1.3.2 人工模拟酶的介绍与发展

1.3.3 基于纳米材料的人工模拟酶的应用

1.4 本文构思

第二章 金属有机框架HKUST-1在环境条件下电催化氮还原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和仪器

2.2.2 HKUST-1的制备

2.2.3 电化学测试

2.2.4 NH3的检测

2.2.5 N2H4的测定

2.2.6 产NH3速率和FE的计算

2.3 结果与讨论

2.3.1 HKUST-1的表征

2.3.2 HKUST-1在电催化氮还原的性能

2.3.3 催化剂稳定性的研究

2.3.4 探究NH3中氮的来源

2.3.5 探究HKUST-1用于氮还原的选择性

2.4 结论

第三章 包裹铁钴双金属的多孔碳纳米笼作为有效的氧化酶模拟物用于比色检测抗坏血酸和碱性磷酸酶

3.1引言

3.2实验

3.2.1试剂和仪器

3.2.2 FeCo NPs的合成

3.2.3 FeCo NPs@PNC的制备

3.2.4 探究FeCo NPs@PNC的类氧化酶活性并应用于检测AA

3.2.5 ALP的检测

3.3结果与讨论

3.3.1 FeCo NPs@PNC的表征

3.3.2 探究FeCo NPs@PNC的类氧化酶催化活性以及催化机理

3.3.3 FeCo NPs@PNC的稳态动力学分析

3.3.4 比色法检测AA和ALP

3.3.5 选择性测试和实际样品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通过调节碳化FeCo-ZIF的双纳米酶活性制备双功能比色生物传感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2 合成FeCo@C

4.2.3 探究FeCo@C的双模拟酶性质

4.2.4 FeCo@C的稳态动力学分析

4.2.5 比色检测HQ和H2O2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eCo@C的表征

4.3.2 探究FeCo@C的类氧化酶的催化机理

4.3.3 探究FeCo@C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催化机理

4.3.4 考察FeCo@C的稳定性、循环使用和可回收性

4.3.5 FeCo@C双酶的动力学分析

4.3.6 调节FeCo@C的双酶催化活性

4.3.7 基于FeCo@C的双模拟酶性质分别检测HQ和H2O2

4.3.8 基于FeCo@C的类氧化酶性质的实际样品检测

4.4 结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吴腾腾;

  •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学科 分析化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美玲;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其衍生物; 电催化; 类酶催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