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瑞典社会政策视域的性别平等政策研究
【6h】

瑞典社会政策视域的性别平等政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与主要解决的问题

1.3.2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4 主要观点与研究方法

1.4.1 主要观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特点与不足

1.5.1本文的研究特点

1.5.2本文的不足

1.6 逻辑结构与主要内容

1.6.1 逻辑框架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瑞典社会政策及其形成的基础

2.1 概念与回溯:社会政策与瑞典社会政策限域

2.1.1 社会政策的一般涵义及其历史回溯

2.1.2 瑞典社会政策的演进

2.1.3 瑞典社会政策的涵义及其特点

2.2 历史与文化:瑞典社会政策形成的社会基础

2.2.1 历史基础:平等的社会结构

2.2.2 政治基础:执政党与社会组织的政治合作

2.2.3 经济基础:稳定的经济增长

2.2.4 文化传统:平等的社会文化

2.3 民主与平等:瑞典社会政策形成的理论基础

2.3.1 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2.3.2 瑞典民主社会主义思想

2.3.3 瑞典学派的社会政策思想

2.3.4 T.H.马歇尔的公民权理论

2.3.5 女性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政策的影响

2.4 性别平等:瑞典社会政策的价值诉求

2.4.1 性别平等:社会政策优先目标

2.4.2 瑞典的性别平等与性别平等政策的涵义

2.4.3 瑞典性别平等政策是社会政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走出政策悖论:瑞典性别平等政策的演进

3.1 现代家庭模式与家庭政策初建(1930—1940)

3.1.1 瑞典现代核心家庭模式的建立

3.1.2 瑞典家庭政策的初建

3.2 家庭模式争论与家庭政策悖论(1940—1950)

3.2.1 男性养家模式与夫妻共同养家模式的争论

3.2.2女性角色的政策塑造与家庭政策悖论的凸显

3.3 “性别中立”理念与性别平等政策的建立(1960—1970末)

3.3.1 解构家庭政策悖论:“性别中立”理念的确立

3.3.2 “中性—平等家庭模式”与“中性”性别平等政策

3.3.3 “中性”性别平等政策的社会价值

3.4 社会改革与性别平等政策的调整( 1980—2000)

3.4.1 挑战与回应:性别平等政策调整原因分析

3.4.2 目标转换与社会性别主流化:性别平等政策调整过程与内容

3.5 性别平等新目标与瑞典性别平等政策的完善( 2000—2017)

3.5.1 性别平等政策新目标的确立

3.5.2 家庭性别平等政策的完善

3.5.3 性别平等政策的拓广:《反歧视法》出台

3.5.4 从行动计划到国家战略:打击与预防性暴力政策的实施

3.6 走出悖论:瑞典性别平等政策发展演进路径评析

3.6.1 走出“女性双重角色矛盾”政策悖论,构建中性性别平等政策

3.6.2 走出“中性性别平等政策”悖论,实施性别平等政策调整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瑞典性别平等政策目标体系及其内容与实践

4.1 性别平等政策的目标体系及其内在结构

4.1.1 性别平等政策目标体系的形成与确立

4.1.2 基于性别平等政策目标体系的内容结构

4.2 平等参与中的性别平等政策

4.2.1 政治与经济参与中的性别平等政策

4.2.2 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政策

4.3 女性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平等政策

4.3.1 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平等政策

4.3.2 女性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平等政策的实效分析

4.4 家庭政策中的性别平等政策

4.4.1 塑造家庭角色的性别平等政策

4.4.2 促进家庭性别平等的儿童保育政策

4.4.3 家庭性别平等政策的实效分析

4.5 维护女性身心安全与健康的性别平等政策

4.5.1 维护女性基本人权的性别平等政策的发展历程

4.5.2 打击男性对女性暴力行为的国家行动计划

4.5.3 预防与打击男性对女性暴力行为的国家战略

4.5.4 《行动计划》与《国家战略》的特点比较分析

4.5.5 维护女性身心健康的性别平等政策的实践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瑞典社会性别主流化及其价值评析

5.1 社会政策的新视角:“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提出

5.1.1 社会性别主流化概念的提出

5.1.2 社会性别主流化提出的意义

5.2 平等地位与平等权利: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政策变迁

5.2.1 政策理念的转变:女性平等地位—性别中立—两性平等权利

5.2.2 政策目标的转换:女性角色—中性关系—男性责任

5.2.3 政策范围的拓广:家庭领域—劳动力市场领域—社会各领域

5.3 政府主导与政策连续性:社会性别主流化的价值评析

5.3.1 政府主导社会性别主流化

5.3.2 性别平等的制度化与政策的连续性

5.4 瑞典性别平等政策存在的问题

5.4.1 瑞典性别平等政策的政策悖论

5.4.2 瑞典社会性别主流化存在的问题

5.5本章小结

第6章 瑞典性别平等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6.1 瑞典性别平等政策的有效性

6.1.1 基本假设

6.1.2 指标选择与数据源

6.1.3 数据的统计描述与整理

6.1.4 回归分析结果

6.2 世界各地区性别平等的差异性分析

6.2.1 聚类分析与多元方差分析

6.2.2 欧盟成员国性别平等的差异性分析

6.2.3 洲际性别平等的差异性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瑞典性别平等政策的启示

7.1 完善制度体系:对就业政策的启示

7.1.1 我国就业领域性别平等政策取得的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

7.1.2 完善就业领域中相关性别平等的法律体系

7.1.3 建立配套的性别平等的社会就业政策体系

7.1.4 建立政府各部门间相互协调的责任体系

7.2 政策配套与衔接:对家庭政策的启示

7.2.1 我国实现家庭性别平等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2.2 家庭责任共担:建立家庭中性—平等的政策理念

7.2.3 解放女性:建立由政府、市场和家庭共担的托育体系与政策

7.2.4 维护女性人身基本权利:完善预防与打击性别暴力的政策

7.3 平权与增效:对女性参政议政的启示

7.3.1 我国女性参政议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3.2 建议实行性别比例配额政策

7.3.3 逐步提升女性在政府决策机构中的比率

7.4 社会性别主流化策略对我国社会政策制定的启示

7.4.1 性别平等纳入各项社会政策考量

7.4.2 确立政府在促进性别平等中的主导地位

7.4.3 循序渐进的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

7.4.4 性别平等政策的系统化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声明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李思然;

  •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学科 社会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赵宏瑞;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瑞典; 社会政策; 视域; 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