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牧道生态环境与牧民环境行为-福海县萨尔库木村哈萨克牧民转场调查
【6h】

牧道生态环境与牧民环境行为-福海县萨尔库木村哈萨克牧民转场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导言

2四季牧场的资源利用

3转场牧道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

4牧道环境变迁与传统游牧文化

5发现的问题

6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阿勒泰历来就是一个畜牧业大区,生活在这里的哈萨克牧民有着悠久的经营畜牧业的历史及丰富的生产经验。牧民四季游牧是根据气候及地形等自然特点,合理利用草地资源的适应性生产方式,是他们长期以来生产经验的总结。牧民按季节驱赶牲畜到不同的草场放牧,以求牲畜得到足够的水草,从而得以生存和繁衍。而牧民又从牲畜的繁衍中得到生产生活及发展所需。于是就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生计方式,成为游牧生产生活最基本的特征。
   哈萨克牧民四季牧场之间距离很远,转场牧道作为“逐水草而居”,辗转于四季牧场重要的通道,不单单是一条通道,它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是牧民辗转于四季牧场的重要通道;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牧道是四季牧场生产生活的重要的文化带,体现了哈萨克牧民生产生活的场景;从生态的角度来来看,牧道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牧民与其所养的牲畜更是这个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子。所以,无论从空间的,文化的,还是从生态的角度来看,牧道对哈萨克牧民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牧道生态环境在为牧民转场过程中从事畜牧业生产提供重要生产资料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的活动。传统游牧文化在牧民主动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并受其制约、与其相适应中产生了。
   牧道上的资源利用状况,是整个哈萨克牧民对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部分,体现了哈萨克有牧民对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态度,体现了哈萨克牧民对草场、牧道等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本文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以及生态人类学的理论与观点,对福海县喀拉玛盖乡萨尔库木村这样一个小型的、参与游牧的哈萨克社区进行调查研究。以此来描述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游牧民转场牧道生态环境与牧民转场过程中的环境行为,从而探析哈萨克牧民在牧道转场过程中表现在其行为上的生态观念,以及生态观念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与环境资源的互动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