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部属综合性大学现状数据分析与适宜规模研究
【6h】

部属综合性大学现状数据分析与适宜规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缘起

1.1.1我国综合性大学概述

1.1.2综合性大学的新发展

1.1.3选题意义

1.2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表述与资料来源

1.3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4基本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我国综合性大学规模分析

2.1人数规模

2.1.1数据分析及特征概述

2.1.2国外参考

2.1.3关联性分析

2.1.4适宜人数规模的确定

2.2用地规模

2.2.1数据分析及特征概述

2.2.2规范、数据及与国外大学的比较

2.2.3我国综合性大学用地建议

本章小结

第三章综合性大学主要建筑面积指标分析

3.1方法及归类

3.1.1分析方法及建议指标的确定方式

3.1.2功能建筑分类

3.2公共服务建筑

3.2.1图书馆

3.2.2会堂

3.2.3风雨操场

3.2.4校、系行政办公用房

3.2.5小结

3.3教学科研建筑

3.3.1教室

3.3.2实验室及实习场所

3.3.3小结

3.4生活服务建筑

3.4.1学生食堂

3.4.2学生宿舍

3.4.3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基于数据分析的现实对策思考

4.1宏观对策与建议

4.1.1控制发展速度

4.1.2内涵式与外延式发展模式的比较

4.1.3学校发展定位分析

4.2校园用地集约化的手段

4.2.1制定条例、挖掘容量、提高土地利用率

4.2.2综合论证新建校区的可行性

4.2.3弹性发展,实行动态规模规划

4.2.4设置适宜的学校容量,控制校园密度

4.3用地细化

4.3.1划分标准

4.3.2建筑用地

4.3.3绿化用地

4.4指标分类

4.4.1细化强制性指标

4.4.2注重弹性指标的分类与全面性

4.5建筑面积调整

4.5.1总建筑面积

4.5.2功能建筑面积

本章小结

总结

附录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所武书连、吕嘉、郭石林2005中国大学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布局结构的调整,使许多高校通过合并,组建成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综合性大学。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些大学凭借合并优势,综合实力大大提升,在全国各大大学实力排名中均取得飞跃式的提高。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学术成就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纵观几所后起的综合性大学,似乎都是以对外扩张为实现手段,但对外扩张只是为了产生规模效益,走国家所提倡的内涵式大学发展道路,并非提高高校内在水平的方法,高校的人数规模、用地规模等一系列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规模经济也存在内在尺度问题。学校规模过大可能导致自身内部教学效益、管理效率的降低,产生内在不经济的现象。 为了使今后综合性大学的规模建设与发展具有更为科学的参考和遵照,本文对我国部属21所综合性大学的现状规模进行了深入详尽地比较分析和相关性研究,同时参考其他地方性综合性大学的主要规模数据,结合92指标、96指标及2004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对学生人数规模、校园用地与建设面积规模、生均规模(包括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教室面积、生均图书馆面积、生均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生均体育馆面积、生均会堂面积、生均行政用房面积、生均学生宿舍、生均学生食堂)进行实际数据的比较分析。研究规模的关联性与用地指标的变化原因,最后对我国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建设、对既定建设指标等提出现实对策性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综合性大学的规模的合理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