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发展策略探讨——以河南省小城镇为例
【6h】

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发展策略探讨——以河南省小城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的意义

1.3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第一章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我国小城镇发展历程

1.1相关概念

1.1.1欠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涵义

1.1.2城镇化的涵义

1.1.3小城镇概念的演进

1.1.4小城镇发展模式基本内容

1.1.5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

1.1.6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共性

1.2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历程

1.2.1小城镇经济的恢复与初步繁荣阶段(1949年-1952年)

1.2.2小城镇由衰落而渐趋回升的阶段(1953-1966年)

1.2.3小城镇发展总体水平长期停滞不前阶段(从1966-1978年)

1.2.4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全面而迅速发展的阶段(1978-1989年)

1.2.5小结

第二章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历程特点及发展趋势

2.1河南省小城镇发展的历程

2.2河南省小城镇现状特点

2.2.1小城镇发展水平差别较大

2.2.2人地矛盾突出

2.2.3大多数小城镇吸纳劳动力弱,规模小,达不到规模效应

2.2.4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水平低,农业型小城镇居多

2.2.5小城镇集散功能弱,市场发育缓慢,马路经济形态严重

2.2.6小城镇规划滞后,特色不明显,功能分区差

2.2.7中心城镇的辐射力和带动力较弱

2.2.8相对于硬环境建设,小城镇软环境建设滞后

2.2.9小结:小城镇发展的动力不足

2.3发展小城镇是河南省健康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2.3.1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2.3.2发展小城镇是河南省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第三章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3.1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相关理论

3.1.1霍华德(E.Haward)的“田园城市”理论

3.1.2不平衡发展理论

3.1.3梯度推进理论

3.1.4增长极理论

3.1.5点轴开发理论

3.2中外小城镇发展的实践

3.2.1美国小城镇发展的实践

3.2.2英、法、德和荷兰等西欧国家新城发展的特色

3.2.3国外小城镇发展的成功启示

3.2.4我国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实践的模式

3.2.5东部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启示

3.2.6小结

第四章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对策

4.1消除小城镇推进城市化的制度障碍

4.1.1进一步明确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和制度取向

4.1.2制定有利于农民在小城镇建房购房的房地产政策

4.1.3实施有利于农民向小城镇转移的承包地管理政策

4.1.4健全有利于增强小城镇凝聚力的社会保障体系

4.1.5建立有利于增强小城镇自我发展能力的镇级财政制度

4.2形成合理的小城镇土地使用机制

4.2.1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4.3推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聚

4.3.1整合乡镇企业,推动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园区集中

4.3.2实施城乡一体化服务,夯实小城镇聚集平台

4.4合理确定小城镇发展模式

4.5树立经营小城镇的理念

4.5.1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的目标和定位

4.5.2采用多元化投资政策,加快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章结束语

5.1主要结论

5.2论文的不足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等理论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针对我国欠发达地区(河南)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剖析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与建设存在的问题,论证欠发达地区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并通过国内外小城镇发展模式比较分析,提出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与建设的对策,为推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全文共为四章: 第一章为相关概念和我国小城镇发展历程回顾,从小城镇概念入手,较全面地阐述了小城镇、小城镇发展模式基本内容以及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论证了小城镇发展与建设在农村城市化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章以河南小城镇为例,总结了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存在的问题:数量少,规模小,达不到规模效应;农业型小城镇居多;乡镇企业不发达,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水平低;小城镇集散功能弱,市场发育缓慢,马路经济形态严重。小城镇的发展收到环境的制约,小城镇规划滞后,建设无特色。 第三章首先介绍国外小城镇发展与建设的相关理论以及实践经验,然后全面地阐述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的五种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福建模式,并得出了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对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启示。 第四章为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与建设对策的探讨。从小城镇制度创新、建设机制、城镇经济和小城镇经营等几个大的方面阐述了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与建设的对策。 第五章得出本文研究的结论并且提出了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