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历史街区保护控制导则研究——以天津市五大道历史风貌保护区为例
【6h】

历史街区保护控制导则研究——以天津市五大道历史风貌保护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问题的提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制订和实施历史街区保护控制导则的意义

1.1.3相关研究

1.2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2.1研究的目标

1.2.2研究的方法

1.2.3研究的框架

1.2.4研究的局限

1.3本论文研究主要相关概念

1.3.1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相关概念

1.3.2历史街区保护控制导则的相关概念

第二章历史街区城市设计导则的理论基础

2.1类型学理论

2.1.1类型学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2.1.2类型学理论与城市设计导则

2.2文脉统合、文脉并置与文脉延续

2.2.1文脉统合

2.2.2文脉并置

2.2.3文脉延续性

2.2.4.设计导则与文脉延续

第三章国外历史街区的保护控制方法

3.1英国保护区的保护控制

3.1.1保护区的定义

3.1.2保护区的指定程序

3.1.3开发控制

3.1.4申请大纲

3.2美国历史地段的保护控制

3.2.1历史地段的定义

3.2.2历史地段的指定程序

3.2.3开发控制

3.2.4申请大纲

3.3小结

第四章五大道历史街区保护控制导则研究

4.1五大道历史街区概况

4.1.1历史沿革

4.1.2改造和变迁

4.1.3地区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4.2针对历史街区的城市设计与保护控制导则的制订方法

4.2.1历史街区的城市设计方法

4.2.2历史街区保护控制导则的制订方法

4.3五大道历史街区典型地块的保护控制导则制订研究

4.3.1对典型地块的分析和保护控制对策研究

4.3.2典型地块的保护控制导则制订

4.4以五大道为例的历史街区保护控制体系构建

4.4.1构建体系的相关课题

4.4.2构建历史街区保护控制体系的设想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在西方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的影响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已经由原来单一的文物建筑保护逐渐发展为多层次多角度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历史街区保护工作更多从规划和建筑单体保护的层面入手,除了对建筑单体的保护之外,对整个地区的控制基本上都停留在二维的、平面的层次,对于街区的空间形态保护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引入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从空间角度分析历史街区的形态特征及其构成元素,从而更好地保存历史街区的整体空间特色。 本论文的首要目标,是研究城市设计控制手段在我国的历史街区中的应用,并尝试制订适合我国国情和现状的历史街区保护控制导则,为现行的保护规划提供有益补充。同时结合相关研究,力图构建可以应用于我国历史街区的一套保护控制体系,从而更全面系统地对城市历史遗产进行保护。 研究的过程中,对适用于历史街区的城市设计理论、应用城市设计导则的控制方法及西方国家的历史街区保护控制体系做了比较详尽的分析。最终结合我国的实际和前人研究的经验,尝试着提出了历史街区保护控制导则的概念及其制订方法,并以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的典型地块为例,制订了地块保护控制导则,并作了不同性质的分地块保护控制导则示例。最后还在本研究及一些相关课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历史街区保护控制体系的构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