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即墨市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效果评价
【6h】

即墨市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效果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著作目录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近年来,国际国内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引起消费者极大不安,当前,我国食品卫生法规、标准体系日臻完善,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卫生监督监测体系,但是食源性疾病仍时有发生,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针对即墨市473家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步骤及评定结果进行分析,对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前后各评分项目合格率情况进行比较,通过对量化评分结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评价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可执行性,对量化评分表的内容提出改进意见,以制定出更符合本地实际的量化评分表,为进一步推行和完善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提供对策和建议。 研究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描述、分析及统计学方法,对2005~2006年度即墨市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评定结果分析,调查即墨市餐饮业A级、B级、C级、D级单位的分布情况,分析即墨市餐饮业食品卫生的整体水平,在分级管理后一个年度(2006~2007)内,继续对研究对象进行评分、分级。根据对餐饮单位的所有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和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确定餐饮单位的食品卫生信誉度等级和监督频次。对照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和餐饮业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对量化分级管理前(2006年)与量化分级管理后(2007年)不同类别餐饮业的各个评分项目进行比较,做出即墨市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效果评价。 结果:对即墨市473户餐饮业的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底评分中:A级单位10家,占2.11%;B级单位51家,占10.78%;C级单位412家,占87.10%;无D级单位。2007年底评分中:A级单位33家,占6.98%;B级单位70家,占14.80%;C级单位370家,占78.22%;无D级单位。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总平均分在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前为75.13,在分级管理后为81.88.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的总平均分在管理前为75.19,量化分级管理后为77.42,两者P值均小于0.05。餐饮业的卫生管理、建筑流程与布局、卫生设施、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持有率、环境卫生等方面均有明显改进,P值均小于0.05,前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可以转变监管模式,提高监督效率,提高工作效能,降低执法成本,提高执法的透明度,促进整体卫生水平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有效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建议修改评分标准,调整监督项目,制定切合本地区实际的量化评分表;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发挥舆论作用,鼓励企业自律;体现社会效益,引导消费者到A、B级等风险度低的单位就餐:对餐饮业进行分类监管,对于小型餐饮业建议在通过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的前提下,按照要求的监督频次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但不予量化分级;同时加强对卫生监督人员关于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