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日本法上的解雇制度研究
【6h】

日本法上的解雇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一章 日本法上的解雇制度概述

第一节 解雇的概念及分类

一、解雇的概念

二、解雇的分类

第二节 解雇法理的几种学说

一、解雇自由说

二、正当事由说

三、解雇权滥用说

第三节 日本雇用体系对解雇制度的影响

一、日本雇用体系的内容

二、日本雇用体系形成的条件

三、雇用体系对解雇制度的影响

第二章 实体法对解雇制度的规定

第一节 民法典中的规定

第二节 劳动实体法中的规定

一、解雇的禁止期间

二、解雇预告制度

三、限制解雇事由的规定

第三节 集体合同和就业规则中的规定

一、就业规则中的解雇规定

二、集体合同中的解雇规定

第三章 解雇的判例法理(一)——解雇权滥用法理

第一节 解雇权滥用法理在判例中的确立

一、日本食盐制造事件

二、高知放送事件

三、判例所确立的法理

第二节 解雇权滥用法理的类推适用

一、东芝柳町工场事件

二、日立医疗事件

三、类推适用的判断要素

第三节 解雇权滥用法理在成文法中的确立

一、解雇规则的立法论

二、解雇权滥用法理的法定化

第四节 解雇权滥用规制的内容

一、解雇的合理理由

二、解雇的程序

三、解雇无效的效果

第四章 解雇的判例法理(二)——整理解雇法理

第一节 整理解雇的定义及特征

第二节 整理解雇法理的形成

一、大村野上事件

二、东洋酸素事件

三、判例所确立的法理

第三节 整理解雇效力的判断标准

一、人员裁减的必要性

二、努力回避解雇的义务

三、人选的合理性

四、解雇程序的妥当性

第四节 整理解雇法理的最近动向

一、“要件说”向“要素说”的转变

二、各要件(要素)的判例动向

第五章 对日本解雇制度的评价及借鉴

第一节 对日本解雇制度的评价

一、其它国家的解雇制度考察

二、对日本解雇法制的评价及展望

第二节 对我国解雇制度的启示

一、解雇权滥用法理的启示

二、整理解雇法理对我国的启示

三、其它方面的启示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是我国劳动法中的重要制度之一,通过吸收和借鉴他国的法律制度对完善我国的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日本是较早进行劳动立法的国家之一,其解雇制度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民法典关于雇用合同解除制度的相关规定。除民法中的规定之外,《劳动基准法》等成文法也对解雇的期限、预告、限制事由等进行了规定。企业与劳动者、工会还可以在就业规则或集体合同中就解雇的相关内容进行约定。日本的终身雇用制度及企业终身雇用观念对限制企业的解雇权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法律制度上来看,当时的日本还是一个采解雇自由原则的国家。20世经六七十年代日本劳动法理论界在经过了关于“解雇自由”的论争之后,最终确立了“解雇权滥用”的学说。判例法上,最高法院在“日本食盐制造事件”和“高知放送事件”的判例中正式确立了解雇权滥用的法理,之后又在“东芝柳町工场事件”和“日立医疗事件”的判例中将该法理的适用范围从无期劳动合同扩大到了有期劳动合同。围绕着经济性裁员,日本地方法院在总结以往的判例基础上,在“大村野上事件”和“东洋酸素事件”等系列判例的基础上确立了“整理解雇法理”,企业在裁减人员的时候要受到:“裁员的必要性、努力回避解雇的义务、被解雇人选的合理性,程序的妥当性”等四个要件的制约,极大地限制了用人单位的整理解雇权,进一步保护了劳动者的人身权和生存权。2003年《劳动基准法》修改时解雇权滥用法理最终被写入该法,标志着解雇的一般限制性规定在成文法中的正式确立,日本完成了从解雇自由的国家到解雇限制的国家蜕变,日本劳动法的解雇规定日趋完善。近些年,我国用人单位滥用解雇权的现象十分地严重,因此中国的劳动法也可以通过引入“解雇权滥用法理”来对完善对解雇的规定。在判断企业是否可以行使裁员权的时候,中国的经济性裁员制度在对用人单位是否充分尽到努力回避解雇的义务以及被解雇人选是否具有合理性等问题上的规定还很少,而日本整理解雇法理确立的判断要件值得我们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