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农业部门FDI对TFP波动的贡献度评估——基于粮食主产区的实证研究
【6h】

中国农业部门FDI对TFP波动的贡献度评估——基于粮食主产区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言

1.1 选题的现实背景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农业部门FDI与TFP相关文献综述

2.1 中国农业FDI的时空布局与经济效应

2.2 参数与非参数框架下中国农业TFP的测算与分解

2.3 FDI对TFP的影响研究

2.4 现有文献的总结与评述

第3章 理论分析:农业部门FDI对TFP影响的框架构建

3.1 随机前沿视角下农业TFP分解框架构建

3.2 农业部门FDI影响TFP的传导机制刻画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研究Ⅰ:中国农业部门TFP的测算与分解

4.1 中国农业部门TFP测算与分解框架构建

4.2 中国农业部门TFP测算与分解结果解读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Ⅱ:中国农业部门FDI对TFP的影响研究

5.1 解释变量说明

5.2 FDI对中国农业TFP优化贡献度的总体评估

5.3 FDI对中国农业TFP优化贡献度的省际差异估计

5.4 FDI对中国农业TFP优化贡献度省际差异的原因探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基本结论

6.2 相关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参与课题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中国是公认的农业大国,但一直未能迈入农业强国之列。为了促进农业更好的发展,从2004年起中央政府连续七年“一号文件”聚焦农业,财政支农效果显著。欣喜之余,更应注意到中国农业延续着粗放增长模式,科技进步的贡献与农业强国相比存在显著差距。一方面,增长理论告诉我们,落后国家农业部门资金和技术缺陷可借助外部资金引致的后发优势加以弥补;另一方面,随着入世过渡期在2006年底业已结束,农业部门对外开放的滞后效应也将逐步显现。因此在此背景下,检验农业部门FDI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影响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首先在随机前沿视角下将农业TFP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并得出FDI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机制两大渠道影响东道国农业TFP,母国FDI动机和东道国技术吸收能力对农业FDI作用的发挥具有决定性作用,只有二者实现了有机结合,农业FDI的技术溢出才能顺利实现。然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将FDI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机制囊括其中,设计了东道国农业TFP的决定模型,并创新性引入了非线性门槛面板模型以准确把握东道国技术吸收能力的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了实证研究:一方面,测算并分解了粮食主产区12省份1999~2009年农业TFP变化趋势;另一方面,评估并检验了农业FDI对TFP的总体影响与省际差异。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农业TFP呈现阶段性变化趋势,技术进步是TFP提高的主要源泉,技术效率的随机波动和规模效率的持续低迷对TFP产生了不利冲击,而且12省份农业TFP呈迥异变化态势;FDI促进了粮食主产区农业TFP的提高,但其影响不仅在大小而且在方向上都存在显著省际差异,门槛面板回归结果显示,农业FDI规模和技术含量、农业开放度和技术吸收能力、机械和化肥投入以及配套设施的差异使然。
   本文最后揭示了研究的基本结论,并从农业FDI来源国和接收方两个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如何吸引高质量农业FDI,提高各省自身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以及畅通农业FDI生产率溢出的传导机制的可行并且具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促使农业FDI更好地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