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正畸治疗前后患者口内菌群变化检测与分析
【6h】

正畸治疗前后患者口内菌群变化检测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结果

1.16SrD№测序后所得结果

2.正畸矫治前后口内牙面菌群的丰度和分类

讨论

1.实验牙位选择的讨论

2.正畸固定矫治的粘接与口腔健康的相关性

结论

不足与展望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有报道显示我国未成年人的错牙合畸形患病率大概为67.82%。颌面部畸形直接影响到儿童颌面部生长发育、口腔健康、功能和容貌外观以及心理健康。正畸矫治的病患随着生活水平的增加也逐年增多。在正畸固定矫治中,很多患者都会出现牙齿表面釉质脱矿的现象。釉质脱矿也叫脱钙,指人的牙齿牙釉质表面的钙磷脱落,因而使牙齿色泽改变,呈白色或微黄的斑点,影响美观。更严重的,牙釉质脱落,牙齿上有明显的浅凹陷或细沟。严重的脱矿,可以通过内科或修复的手段治疗。
  有研究显示,牙齿表面釉质在固定正畸矫治过程的脱矿率比较高。这些现象可能与正畸矫治器的粘接有关,因为在固定矫治过程中牙齿上需要粘接托槽、颊管等正畸固定矫治的附件,这些附件可能会使牙齿表面清洁受限,导致软垢菌斑等聚集,从而影响口腔健康。但是也可以在临床上发现有些患者口腔内食物残渣聚集,卫生非常差,而且固定矫治的时间相对比较长,但是牙面也没有出现明显的釉质脱矿现象。本研究从微生物学方面对正畸患者佩戴矫治器前后进行菌群测定,分析正畸患者在固定正畸矫治前后口腔菌群的变化及其与口腔健康的关系。
  目的:探讨正畸固定矫治前后患者口内菌群的变化;将患者口腔菌群的变化与患者口腔健康相联系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从2013年8月-2014患者中随机选取口内牙齿表面没有明显釉质脱矿(牙面颜色均匀,没有色泽改变和牙釉质脱落,牙齿上没有明显的浅凹陷或细沟,没有呈白色或微黄的斑点。)患者20名,于正畸矫治前刮取其上颌前牙牙区菌斑,分为未治疗组组;另外选取正畸治疗超过六个月并且前牙未出现明显脱矿且口腔健康状况良好患者20名,取同样区域菌斑为正畸治疗组。
  取牙面菌斑样本,菌斑基因组DNA提取后PCR扩增,最后进行测序和分析,检测正畸前后口内菌群的变化情况。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来自正畸治疗组的菌斑多样性与未治疗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测得口腔内约有238个不同的细菌菌属与维持口腔微生态平衡有关。其中10个属的细菌含量较高,占整个口腔的70%,分别是Parascardovia,Rothia,Corynebacterium, Leptotrichia, Streptococcus, Selenomonas, Prevotella,Capnocytophaga,Hylemonella。通过将正畸前后牙面菌斑比较,发现有6个属的细菌存在差异。6个属的细菌包括在Parascardovia,Leptotrichia,Corynebacterium,Streptococcus,Selenomonas,以及Prevotella。实验结果表明,正畸治疗前后菌群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多种菌属和龋病的发生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而这种菌属的改变在临床并未引起相应口腔健康的改变,可以认为在正畸治疗以后口腔内微生物菌群建立了一个新的稳定生物体系。
  结论:患者戴用正畸固定矫治器后,出现了牙面菌斑中Corynebacterium,Streptococcus, Leptotrichia,Antinomycetes,以及Lactobacillus总菌群中含量明显增高的情况。实验结果提示,患者口内粘接了正畸矫治附件以后口内菌群的结构改变,而且可能维持在一个新的稳定状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