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英坨地区高台子油层测井资料解释与储层综合评价
【6h】

英坨地区高台子油层测井资料解释与储层综合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序言

0.1 论文的来源、选题目的及意义

0.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0.4 主要完成工作及认识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研究区位置

1.2 岩性地层

1.3 区域构造特征

1.4 构造演化特征

1.5 勘探开发现状

第二章 储层沉积特征

2.1 砂体展布特征

2.2 沉积微相特征

2.3 隔夹层发育特征

第三章 储层岩石学特征及孔隙结构特征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2 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

第四章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4.1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

4.2 成岩演化阶段研究

4.3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机制

4.4 成岩相研究

第五章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5.1 测井资料标准化

5.2 关键井研究

5.3 储层参数相关性研究

5.4 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5.5 测井解释结果检验

5.6 储层物性平面展布特征

第六章 储层综合评价

6.1 储层物性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6.2 储层等级划分

6.3 有利储层目标区优选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针对吉林油田所述英坨地区碎屑砂岩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特征、测井响应特征、隔夹层发育特征物性条件较好的储层优选等一系列兹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沉积学、岩石学、测井解释原理和油气成藏基本理论观点,从岩石类型、矿物成分及含量、成岩作用类型、电性与储层其他参数相关性等方面入手,对英坨地区高台子油层碎屑砂岩进行储层综合评价。研究重点为建立储层物性的测井解释模型、分析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并划分成岩相类型、隔夹层类型的识别及隔夹层特征的参数表征,最终实现对该区块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的解释、划分储层等级并优选有利储层目标区。
  本研究表明,英坨地区高台子油层碎屑砂岩储层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果成熟度中等-差,主要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次生溶蚀孔次之,兼有少量裂缝性孔隙。储层总体上处于出早成岩阶段末期至中成岩阶段A期阶段,对储层起破坏作用的成岩作用为机械压实-压溶作用及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有建设性作用的成岩作用为溶解作用,并针对以上特征将储集层分为氧化硅胶结-残余原生孔隙成岩相、碳酸盐弱胶结-原生孔隙成岩相、碳酸盐强胶结-残余原生孔隙成岩相、碳酸盐溶解-原生-次生孔隙成岩相。测井资料解释方面首先进行了数据标准化处理,随后依据电性与物性、岩性的良好相关性建立了储层孔隙度、渗透率解释模型,解释结果误差在标准限定范围内。研究区隔夹层主要以泥质隔夹层与钙质隔夹层为主,实现了对不同类型的测井识别,并指出隔夹层发育情况受辫状河三角洲亚相分布范围控制。英坨地区高台子油层碎屑砂岩储层的物性特征主要受沉积作用与成岩作用控制,此外断裂密集带的发育与断裂活动也对其造成了局部影响。最终将储层划分为Ⅰ-Ⅲ三个物性级别,并针对三个岩性段优选出有利储层目标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