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庭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研究
【6h】

家庭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 研究内容

1.3 质量控制

1.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2.2 研究对象家庭环境因素的分布特征

2.3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

2.4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5 家庭环境因素与大学生自杀意念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

3.2 大学生主动自杀意念和被动自杀意念的性别差异

3.3 大学生自杀意念强度的性别差异及其与自杀危险性的关系

3.4 家庭环境因素与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的关系

3.5 家庭环境因素对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差异

3.6 建议

3.7 研究意义与局限性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武汉市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流行特征以及家庭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揭示家庭环境因素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相关性的性别差异,为防治大学生自杀行为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
  方法:研究对象为武汉市两所综合型大学的2011级和2012级大一学生。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1988名大学生,其中2011级1186名,2012级802名。按照自愿和知情同意原则,签订知情同意书。调查分两次进行,2012年5月对2011级新生进行首次调查,2013年5月对于2012级新生进行首次调查,基线调查1年后分别进行随访调查。基线问卷的内容包括基本的人口学资料、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收入、父母婚姻状况、父母关系、亲子关系等),随访调查通过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估大学生过去一年自杀意念发生情况。
  结果:1.武汉市大学生近一年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3.94%。其中,女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5.18%;男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2.71%。女生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于男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 P=0.158)。近一年内大学生主动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6.45%,低于被动自杀意念发生率12.20%。其中男女生的主动自杀意念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χ2=1.73, P=0.197)。在被动自杀意念方面,男生的检出率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 P<0.05)。在233名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中,男生组和女生组的自杀意念强度均值相当(1.56 vs.1.50),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42, P>0.05)。自杀意念的强度与自杀危险性呈正相关关系(P<0.01)。
  2.对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因素和自杀意念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所在地、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状况、父母亲的文化程度、父母对孩子的管制程度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父母对子女的关注度(χ2=8.41, P=0.016)、父母争吵频率(χ2=9.30, P=0.010)、父母打架频率(χ2=12.00, P=0.003)、亲朋自杀行为(χ2=4.82, P=0.029)、社会支持满意度(χ2=4.25, P=0.039)、亲子关系(χ2=14.62, P=0.001)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结果表明,在调整了亲朋自杀行为、社会支持满意度等因素的影响后,父母关系差仍是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其中,父母从不打架的大学生其近一年内自杀意念发生概率低于父母经常打架的大学生(OR=0.53,95%CI=0.30~0.93)。父母经常争吵的大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风险高于父母从不争吵的大学生(OR=1.53,95%CI=1.01~2.31)。父母对孩子关注的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风险低于父母对孩子忽视的大学生(OR=0.29,95%CI=0.08~0.99)。此外,亲子关系和宗教信仰均为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独立影响因素。
  3.分性别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整其他因素的影响后,父母关系是男女生自杀意念的共同影响因素,但女生受父母打架频率的影响更大,而男生受到父母争吵频率的影响更大。此外在女生中,父母对孩子关注(OR=0.21,95%CI=0.05~0.94)、年龄在20-25岁(OR=0.66,95%CI=0.46~0.99)、的女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风险低于相应的对照组。在男生中,亲朋有自杀行为(OR=1.87,95%CI=1.11~3.15),父母离异或去世(OR=3.58,95%CI=1.07~11.99)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亲子关系是男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家庭环境因素影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且存在性别差异。男女生的自杀意念在家庭环境因素上既有共同的影响因素,也有各自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家长和学校在预防大学生自杀时应注意在家庭环境因素方面考虑性别差异,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