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影响老年人无创血压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常见因素分析
【6h】

影响老年人无创血压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常见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2 标准坐位法、平卧位法、立位法的血压测量值比较

3 平卧位法、右侧卧位(袖带在下)法、左侧卧位(袖带在上)法的血压测量值比较

4 标准坐位法、听诊器置于袖带内法的血压测量值比较

5 标准坐位法、隔薄衣法、隔厚衣法的血压测量值比较

6 标准坐位法、袖带过松、袖带过紧法的血压测量值比较

7 标准坐位法、血压计零点位置高于右心房30cm法、血压计零点位置低于右心房30cm法的血压测量值比较

8 标准坐位法与左肱动脉坐位法的血压测量值比较

9 平卧位法与右足背动脉法的血压测量值比较

10 标准法水银血压计与欧姆龙臂式电子血压计的血压测量值比较

11 老年患者臂围数值统计分析

12 老年患者NIBP与IBP的比较

附表

讨论

1 血压产生的原理

2 血压测量的历史进展

3 影响NIBP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常见因素

4 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影响无创血压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常见因素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高血压病是近年来高发的血管重塑性疾病之一,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血压是人类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也是诊断高血压病的主要依据。有创血压(invasive blood pressure,IBP)是当前测量血压的“金标准”,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测量方法是无创血压(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NIBP)测量。NIBP操作方便,仪器简单,但多种因素会影响数值的准确性,其准确性直接影响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疗。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血压测量过程中可能影响NIBP测量结果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比较NIBP与IBP血压测量值的一致性,为临床实践中制定规范化血压测量操作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患者300例(≥60岁),其中高血压病患者164例(A组),非高血压病患者136例(B组)。选用水银台式血压计、传统膜式听诊器及欧姆龙臂式电子血压计对患者采用以下方法测量血压:1、标准坐位(右肱动脉)法;2、卧位(右肱动脉)法;3、立位(右肱动脉)法;4、右侧卧位法(袖带在下);5、左侧卧位法(袖带在上);6、坐位听诊器置于袖带内法;7、坐位袖带隔薄衣法(<1mm);8、坐位袖带隔厚衣法(3-5mm);9、坐位袖带过松法;10、坐位袖带过紧法;11、坐位血压计零点位置高于右心房30cm法;12、坐位血压计零点位置低于右心房30cm法;13、坐位左肱动脉法;14、平卧位右足背动脉法;15、坐位欧姆龙臂式常规袖带电子血压计法;16、坐位欧姆龙臂式大号袖带电子血压计法。每次测压时间相隔2min,采用柯氏音听诊法记录血压数值。另外随机选取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老年患者30例,分别测量右上肢NIBP及IBP。收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老年高血压病组标准坐位法血压值为155.4±3.7/66.2±6.7mmHg,卧位法血压值为158.5±6.4/69.5±8.4mmHg,高于标准坐位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立位法血压值为150.5±6.8/62.9±10.6mmHg,低于标准坐位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非高血压病组标准坐位法血压值为130.4±9.6/71.2±10.8mmHg,卧位法血压值为133.6±10.4/73.2±1.2mmHg,高于标准坐位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立位法血压值为126.2±7.7/65.6±8.3mmHg,低于标准坐位法(P<0.05)。两组实验结果均表现为:卧位>坐位>立位。
  2.老年高血压病组右侧卧位法血压值为163.4±7.4/73.4±5.3mmHg,高于平卧位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卧位法血压值为142.9±9.9/63.9±8.2mmHg,显著低于平卧位法(P<0.01)。老年非高血压病组右侧卧位法血压值为136.2±8.1/76.4±9.9mmHg,高于平卧位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卧位法血压值为129.2±8.2/65.2±4.5mmHg,显著低于平卧位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老年高血压病组听诊器置于袖带内法血压值为151.5±10.6/61.4±6.2mmHg,低于标准坐位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非高血压病组听诊器置于袖带内法血压值为126.9±9.0/66.1±2.7mmHg,低于标准坐位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老年高血压病组隔薄衣法血压值为155.9±10.0/65.2±9.2mmHg,隔厚衣法血压值为156.8±9.7/67.2±10.7mmHg,与标准坐位法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非高血压病组隔薄衣法血压值为131.6±10.7/71.8±9.9mmHg,隔厚衣法血压值为132.4±10.6/72.9±4.7mmHg,与标准坐位法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老年高血压病组袖带过松法血压值为157.2±9.6/67.8±9.8mmHg,略高于标准坐位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袖带过紧法血压值为151.1±10.7/62.2±7.7mmHg,低于标准坐位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非高血压病组袖带过松法血压值为132.0±5.2/72.5±10.1 mmHg,略高于标准坐位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袖带过紧法血压值为126.4±3.4/67.6±9.2mmHg,低于标准坐位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老年高血压病组血压计零点位置高于右心房30cm法血压值为154.9±10.2/65.2±2.3mmHg,零点位置低于右心房30cm法血压值为155.7±8.7/66.2±6.9mmHg,与标准坐位法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非高血压病组血压计零点位置高于右心房30cm法血压值为130.8±9.6/71.5±9.0mmHg,零点位置低于右心房30cm法血压值为131.2±9.0/70.9±7.2mmHg,与标准坐位法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7.老年高血压病组坐位左肱动脉法血压值为149.1±8.9/63.3±10.4mmHg,低于标准坐位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非高血压病组坐位左肱动脉法血压值为126.9±8.1/67.0±2.7mmHg,低于标准坐位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8.老年人高血压病组足背动脉法血压值为159.2±9.5/70.3±1.6mmHg,略高于平卧位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非高血压病组足背动脉法血压值为134.8±9.9/74.5±11.1mmHg,略高于平卧位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9.老年高血压病组欧姆龙臂式电子血压计法血压值为156.2±10.7/65.1±4.6mmHg,与台式水银血压计(标准坐位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非高血压病组欧姆龙臂式电子血压计法血压值为132.1±8.4/70.7±2.9mmHg,与台式水银血压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0.老年人臂围≤26cm组常规袖带法血压值为149.2±10.7/66.1±4.6mmHg,大号袖带法血压值为144.8±8.6/62.1±7.3mmHg,袖带过大法结果偏低,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臂围≥27cm组常规袖带法血压值为150.8±9.5/62.9±6.4mmHg,大号袖带法血压值为146.9±8.9/64.6±7.6mmHg,袖带过小法结果偏高,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1.在3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老年患者中,NIBP值为152.4±8.7/68.2±6.0mmHg,IBP值为161.5±10.6/75.3±3.2mmHg,IBP值明显升高,二者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
  1.不同体位、不同肢体对老年人NIBP测量值影响不同,卧位血压>坐位血压>立位血压,右上肢血压>左上肢血压,足背动脉血压与肱动脉血压差异不大。
  2.肱动脉高于右心房水平、袖带过紧、听诊器置于袖带内、袖带过大均可使NIBP测量值偏低;肱动脉低于右心房水平、袖带过小均可使NIBP测量值偏高。
  3.血压计零点位置的高低、隔较薄衣物、袖带过松、血压计类型不同均对NIBP测量值影响不大。
  4.老年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IBP值高于NIBP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