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职业中年男性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6h】

不同职业中年男性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职业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探讨不同职业对脂肪肝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如体重、血脂、血压、血糖、代谢紊乱等的影响,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来某医院体检中心的四组不同职业的体检资料,共计8250例,随机选取36岁-55岁的男性体检者,并排除其中已患肝硬化、活动性肝炎者及相关实验室检测数据不全者后共131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机关人员346例、公司白领332例、科研人员341例、工人300例。
  2所有研究对象均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测量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询问病史,接受腹部超声检查及空腹血糖、血脂、肝功等检查。
  3比较不同职业脂肪肝患病率情况,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如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血压、吸烟、饮酒等对脂肪肝患病率的影响。
  4采用Excel2007和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不同职业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情况
  不同职业人群中,机关人员、公司白领、科研人员、工人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59.54%、52.71%、46.92%、35.00%,各职业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99,P<0.05)。机关人员脂肪肝患病率最高,工人最低,公司白领与科研人员的居中。不同职业脂肪肝患病率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工人的脂肪肝患病率与其他三个职业、机关人员与科研人员的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不同职业经年龄分层后,机关人员在各年龄段的患病率均最高,工人则最低。机关人员、公司白领患病率高峰在51-55岁年龄组,科研人员、工人患病率高峰在41-45岁年龄组。不同职业在体重指数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脂肪肝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脂肪肝患病率均随体重指数的升高而升高,肥胖组中公司白领脂肪肝患病率最高(91.04%),工人最低(76.06%)。
  吸烟仅对机关人员和公司白领脂肪肝患病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饮酒则仅对科研人员脂肪肝患病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不同职业人群脂肪肝患病率随着血压、血糖、血脂(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升高而改变。血压升高组脂肪肝患病率为64.06%,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的患病率42.20%,其中机关人员患病率最高(72.36%)、科研人员患病率最低(56.19%)。血糖升高组脂肪肝患病率为72.35%,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的患病率44.37%,其中公司白领脂肪肝患病率最高(85.37%)、科研人员患病率最低(58.23%)。总胆固醇升高组(公司白领、科研人员、工人)脂肪肝患病率显著高于其正常组,且工人患病率最高(86.67%)。机关人员和工人脂肪肝患病率随甘油三酯升高而增大,机关人员脂肪肝患病率最高(71.52%),工人患病率最低(52.24%)。
  2脂肪肝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对研究因素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总胆红素(TBIL)与脂肪肝发生有相关性。职业与脂肪肝的患病率密切相关,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其中,机关人员、公司白领和科研人员的OR值是工人的2.537、2.404和1.720倍。年龄、血压升高、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与脂肪肝发生无相关性。
  结论:
  1不同职业脂肪肝患病率不同,机关人员脂肪肝患病率最高,工人患病率最低。
  2职业、肥胖、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与脂肪肝的患病率密切相关,是引起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年龄、血压升高、ALT、AST、DBIL与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无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