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西藏农牧民培训现状及问题研究
【6h】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西藏农牧民培训现状及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导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思路以及技术路线

1.3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章 农牧民培训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2.2相关理论基础

2.3文献综述

2.4文献评述

第三章 西藏农牧民培训的现状及特征

3.1 西藏农牧民培训的现状

3.2 西藏农牧民培训的特征分析

第四章 西藏农牧民培训机制及政府责任与角色分析

4.1 机制分析

4.2政府责任与角色分析

第五章 西藏农牧民培训存在的问题

5.1 数据来源

5.2 样本的描述统计

5.3农牧民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完善西藏农牧民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

6.1加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高农牧民对培训的认识与重视

6.2加强政府培训的针对性,满足不同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

6.3加强培训政策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农牧民参加培训的意愿

6.4加强政府培训的制度建设和管理,注重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农牧民培训情况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西藏的发展关系到全国发展的战略大局,西藏自治区300多万人口中,农牧民人口就占据西藏总人口的78%以上,由此可见,稳定西藏发展大局的关键是做好农牧民的相关工作,在这一系列工作中,加强对农牧民的培训,提升政府为农牧民提供培训的公共服务能力,意义非凡。西藏农牧民培训体系的建立,不仅大大促进了西藏农牧业的发展,而且对国家的边疆安全稳定业极为重要,还产生了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重效益,最关键的是带有浓重的公共服务色彩,因此,本研究旨在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对西藏农牧民培训的实际情况和政府在农牧民培训方面提供的公共服务加以深入分析。
  针对农牧民的培训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这个工程涉及到的要素是方方面面的,不仅涉及到农牧民自身,还包括政府、社会、企业、培训机构等多方面构成要素。这些要素所组成的是一个网格状的系统,要素之间相互碰撞,如果没有进行良好的协调,那么要素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或者不和谐结果,一旦发生这些情况,对农牧民的培训工作就会直接受到影响,导致培训工作不能适时的开展,影响培训的质量与效果。因此,协调好农牧民培训系统内的各个因素,理清农牧民对培训工作的参与情况,完善对农牧民培训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在对我国农牧民培训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国外一些较为成功的针对农牧民培训的模式,就完善西藏农牧民培训工作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对我国农牧民培训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提出完善培训体系的建议,阐述完善农牧民培训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为西藏的农牧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