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清IL-12P70、IFN-γ、IL-4水平预测肾移植受者免疫状态的价值
【6h】

血清IL-12P70、IFN-γ、IL-4水平预测肾移植受者免疫状态的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背景与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件

致 谢

展开▼

摘要

尽管免疫抑制剂和器官保存方法的发展,然而,由于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的发生仍不能避免,肾移植人/肾的长期存活率仍是个严峻的挑战。因为无论急性排斥反应还是感染都是肾移植受者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和影响长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而排斥和感染很大程度依赖于体内的免疫状态。因此,对肾移植术后受者免疫状态的探讨成为移植的热门问题之一。最近有研究证明T辅助细胞激活后产生的细胞因子在移植物而耐受抑或排斥起了重要的作用。移植抗原经抗原提呈细胞提呈,进而活化T细胞。抗原提呈细胞活化后可产生的白介素-12P70(interleukin-12P70,IL-12P70)可促进Th0细胞分化为Th1细胞,并促干扰素—γ(IFN—γ)、和IL—2等Th1细胞因子合成,而抑制Th2细胞合成IL—4、IL-10等。Th1细胞因子(IL—2,IFN—γ)促进细胞免疫,特别是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自然杀伤细胞(NK)和单核细胞,这些效应性T细胞浸润移植物导致了细胞性排斥反应,而Th2细胞因子增多则诱导免疫耐受。对移植术后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监测国内外已有诸多报道,但对IL-12p70的监测研究甚少。 目的:研究血清IL-12P70、IFN—γ、IL—4浓度在预测肾移植受者早期免疫状态(耐受,抑制不足,过度抑制)的价值。 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移植科行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患者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龄42.3±13.9岁。移植前所有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均为阴性。术中及术后5天内予甲基泼尼松龙(Methyllprednisolone,MP)诱导免疫耐受。维持免疫抑制方案为三联方案,即:环孢素(CsA)或他克莫司(FK506)+泼尼松+吗替麦考酚酯(MMF)。于术前,术后第1、5天抽取其外周血,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12P70、IFN—γ、IL—4浓度。对所有患者随访3~6个月,按患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肺部感染等临床事件将患者分为三组:正常组;急排组;感染组。数据统计用SPSS15.0统计,P值≤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三种细胞因子浓度的差异用方差分析并加行LSD—t和SNK—q检验以检验两组间差异。应用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z),以评价这三种细胞因子的诊断价值。 结果:1.26例患者中,6例在术后第1个月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5例于术后3~6个月内发生肺部感染。2.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血清IL-12P70浓度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术后第5天血清IL-12P70浓度间有差异,其中急排组患者移植术后第5天血清IL-12P70浓度比正常组及感染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与感染组患者的血清IL-12P70浓度无统计学差异。(正常组、急排组、感染组患者移植术后第5天血清IL-12P70浓度分别为:6.660±0.507pg/ml,9.012±0.736 pg/ml,7.171±0.820 pg/ml,P<0.01,加作LSD—t检验急排组与正常组、感染组比较P<0.01)。3.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血清IFN—γ浓度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术后第5天血清IFN—γ浓度间有差异,其中急排组患者术后第5天血清IFN—γ浓度比正常组及感染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患者与感染组患者的血清IFN—γ浓度无统计学差异。(正常组、急排组、感染组患者移植术后第5天血清IFN—γ浓度分别为:27.706±6.203 pg/ml,40.402±13.414 pg/ml,27.475±4.068 pg/ml,P<0.01,加作LSD—t检验急排组与正常组、感染组比较P<0.05)。4.三组患者之间的术前及术后第1、5天血清IL—4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5.术后第5天ROC曲线显示:IL-12P70、IFN—γ、IFN—γ/IL—4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5,0.808和0.708。6.根据术后第5天ROC曲线,对IL-12P70、IFN—γ及IFN—γ/IL—4三个指标分别选择的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7.40 pg/ml(敏感度100.0%,特异度85.0%),31.48pg/ml(敏感度83.3%,特异度85.0%)和10.83(敏感度83.3%,特异度65.0%)。 结论:血清IL-12P70、IFN—γ浓度用于预测肾移植受者术后免疫状态有一定价值。临床上可结合血清IL-12P70、IFN—γ水平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