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CNA在肝内胆管结石病肝内胆管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6h】

PCNA在肝内胆管结石病肝内胆管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背景

第二章实验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实验结果

第四章讨论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正常肝内胆管组织、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统计、常规HE染色观察、PCNA标记观察,揭示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胆管癌病例的一般临床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病因联系。
   方法:对符合要求的正常肝组织、肝内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癌病例进行临床资料收集;每份石蜡标本以3μm厚度连续切片,一份切片行常规HE染色观察组织增生情况,另一份切片用免疫组化SP法行PCNA标记,对其标记指数行计数并分析其与临床各指标之间的联系。
   结果:
   1、65例肝内胆管结石标本中,单纯增生46例(70.8%),非典型增生8例(12.3%),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11例(16.9%)。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少数病人出现黄疸,典型charcot三联征者少见;其他的非特异性症状如纳差、腹胀等少见,消瘦症状仅出现于少数晚期肝内胆管癌病例。肝内胆管癌病例合并低蛋白血症者6例(6/11),非肝内胆管癌合并低蛋白血症者6例(6/54),二者比较,P=0.001<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方式以左叶切除为主,左叶切除者主要为左外叶切除。
   2、非肿瘤性增生的胆管组织即单纯增生和非典型增生的胆管组织胆管壁内及管壁周围可见大量腺体结构,根据它们所处的位置和腺体形态,可将其分为胆管壁内的壁内腺和胆管壁周围的壁外腺。
   3、正常胆管组织、单纯增生的胆管组织、非典型增生的胆管组织、肝内胆管癌组织其PCNA标记指数依次增加。各类型组织标记指数分别为正常胆管组织(12.3±4.8),单纯增生胆管组织(39.6±8.8),异型增生胆管组织(58.2±7.6),肝内胆管癌组织(73.4±10.0)。各类型的胆管组织之间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LSD法),肝内胆管癌的增生程度高于非典型增生(P<0.01);非典型增生组胆管组织LI高于单纯增生组(P<0.01);单纯增生组胆管组织LI高于正常组(P<0.01);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4、非肿瘤性增生的胆管组织胆管壁、壁内腺、壁外腺的标记指数依次增加。非肿瘤性增生的胆管组织其不同部位LI的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LSD法),壁外腺与壁内腺胆管组织的增生程度比较,P=0.027<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壁内腺与胆管壁胆管组织的增生程度比较(P=0.011<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上腹疼痛不适是肝内胆管结石最多出现的临床症状,典型charcot三联征者少见;肝内胆管结石合并低蛋白血症者应警惕肝内胆管癌的可能性;肝内胆管癌外科治疗多采用左叶或左外叶切除的方式。
   2、慢性增殖性胆管炎可能是肝内胆管结石复发和肝内胆管癌发生的病理基础。
   3、不同类型的肝内胆管结石组织PCNA标记指数依次增高提示肝内胆管结石可能是肝内胆管癌病因,肝内胆管组织的非典型增生是肝内胆管癌一种癌前病变。
   4、围胆管腺体的大量增生提示研究者在观察胆管结构时要重视围胆管腺体的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