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鼻息肉组织的嗜酸粒细胞浸润程度在伴息肉型慢性鼻-鼻窦炎分类中的研究
【6h】

鼻息肉组织的嗜酸粒细胞浸润程度在伴息肉型慢性鼻-鼻窦炎分类中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表

1.引言

1.1 嗜酸粒细胞鼻窦炎概念的引出

1.2 嗜酸粒细胞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1.3 嗜酸粒细胞鼻窦炎的分布

1.4 嗜酸粒细胞鼻窦炎的特征

1.5 嗜酸粒细胞鼻窦炎的患病率正在增高

2.材料与方法

2.1病例及资料

2.2鼻息肉标本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计数

2.3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鼻息肉组织学形态

3.2 变应性因素对组织Eos及外周血Eos的影响

3.3 组织Eos与外周血Eos百分比及绝对值的相关性分析

3.4 组织Eos计数的临界点分析

4.讨论

4.1 ECRS的组织学结构及分型

4.2 ECRS的产生机制及Eos对机体的影响

4.3 变应性因素与ECRS

4.4 血清Eos计数与鼻息肉Eos浸润程度

4.5 ECRS诊断标准的探索

4.6 ECRS与术后复发

4.7 ECRS的术后治疗

4.8 本研究的优缺点及未来研究方向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嗜酸性粒细胞鼻窦炎

展开▼

摘要

目的:探索根据鼻息肉组织的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程度来分类伴息肉型慢性鼻-鼻窦炎(CRSwNP)可能存在的临界值。
  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40例 CRSwNP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包括询问症状获取术前VAS评分;抽取外周血,获取外周血Eos百分比及绝对值;行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记录术前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及CT Lund-Mackay评分;行变应原皮肤试验(SPT)检查,结果(++)或以上判定为SPT阳性。术中收集鼻息肉组织,HE染色后观察并记录组织 Eos计数。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一周后每日鼻腔冲洗并糖皮质激素喷鼻,至3月及6月时随访,获取术后3月及6月时VAS评分及鼻内镜评分。统计学上根据组织Eos计数,采用6种不同的分组方法,分别以≤2个Eos/高倍镜视野(HPF)、≤6个Eos/HPF、≤17个Eos/HPF、≤21个Eos/HPF、≤50个Eos/HPF、≤100个Eos/HPF为临界点,以二分类的方法来区分不伴Eos增高组和伴Eos增高组。而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6组内,低于临界值及高于临界值两组间的术前VAS、鼻窦CT、鼻内镜评分及术后3月和6月时鼻内镜、VAS评分的差异。分组评估得到的 P值越小,则认为该分组的临界点越接近对区分嗜酸粒细胞型鼻窦炎与非嗜酸粒细胞型鼻窦炎最有意义的临界点。变应性因素对组织Eos的影响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织Eos与外周血Eos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SPS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将组织Eos以≤50个Eos/HPF为临界点分组时,术前 VAS评分、术前鼻窦CT评分、术前鼻内镜评分、术后3月及6月时鼻内镜评分P值均远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组织Eos为检验变量,SPT阳性或阴性为分组变量,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SPT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组织Eo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外周血Eos百分比或绝对值为检验变量,SPT阳性或阴性为分组变量,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SPT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组织Eos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Eos与外周血Eos百分比及绝对值在置信度为0.01时相关性均是显著的。
  结论:对区分嗜酸粒细胞型鼻窦炎与非嗜酸粒细胞型鼻窦炎最有意义的临界点可能在50个Eos/HPF附近(取息肉组织,随机HPF);变应性因素可能对CRSwNP患者鼻息肉组织的 Eos增多无影响或影响不大,但对外周血 Eos存在影响;外周血Eos高低与组织Eos高低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