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法律文化概念发展历程回溯——关于法律文化概念构建的再思考
【6h】

法律文化概念发展历程回溯——关于法律文化概念构建的再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说明

原创性声明及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章的基本思路

第一章法律文化概念的产生

第一节文化概念的产生以及关于文化概念的几个经典定义

第二节法律文化概念的产生:外国学界对于法律文化概念的构建模式

第二章法律文化概念在我国法学界的产生、发展

第一节武树臣先生的法律文化概念构建模式及其传统法律文化理论

第二节梁治平先生的方法论法律文化观及其法律文化研究

第三节刘作翔先生的法律文化观:渗透于人类法律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宏观的法学新思维

第三章关于法律文化概念构建的认识论分析

第一节“精确明了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法律文化概念的难求

第二节哈特之法律概念于法律文化概念构建的启示

第三节对法律文化的立体审视:不同学科法律文化概念构建模式评析

第四章一种动态、多元、互动、人本、有限的法律文化观

第一节法律文化概念的解释力优势

第二节一种动态、多元、互动、人本、有限的法律文化观

一动态的法律文化观

二多元的法律文化观

三互动的法律文化观

四人本的法律文化观

五有限的法律文化观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当代中国的理论法学研究中,法律文化概念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常用的学术概念;但几乎是从这一概念引入我国法学界的同时,其在理论法学研究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和意义就一直被质疑;而主要指证便是直至现在,关于法律文化概念的具体内涵仍然是莫衷一是,本文的写作初衷便是从对这种质疑的回应开始.本文首先意在通过对法律文化概念最初是如何构建的,基于什么样的研究立场以及法律文化概念在我国法学界所呈现的不同构建模式背后的学术旨趣、智识资源、方法论方面的视角差异等问题给出作者自己的解说的基础上;指出这种特定概念的境遇变迁和视角差异实际上并未否定法律文化概念的合法性地位,恰恰说明对于丰富多彩的现实法律世界我们只有秉着一种多视角的理论向度才可以对其进行更为妥帖的理解.然后,笔者将援引葛洪义先生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