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齐白石到朱新建——现当代文人画与新文人画研究
【6h】

从齐白石到朱新建——现当代文人画与新文人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本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

2 清末民初文人画的时代背景和新文人画产生的时代背景

2.1 清末民初文人画的时代背景

2.2 新文人画的时代背景

3 两个时代背景下的文人画发展情况的概述

3.1 齐白石群体的发展概述

3.2 朱新建群体的发展概述

4 齐白石群体、朱新建群体与文人画的关系

4.1文人画的发展与特点

4.2齐白石群体与文人画的关系

4.3朱新建群体与文人画的关系

5 齐白石群体与朱新建群体的艺术成就及特点

5.1笔墨在艺术中的确立

5.2 齐白石群体的笔墨特征

5.3新文人画家群体的笔墨特征

6 齐白石群体与朱新建群体的艺术思想和影响

6.1艺术思想

6.2 文人画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美术的革命也触及到了传统绘画的领域,越来越多致力于艺术救国的画家们先后走出国门,学习西方先进的艺术思想,接受了西式教育,并把这种教育方式带入中国,加快了中国画的变革,这种风气一直延续至今。毫无疑问,这种方式丰富了中国绘画,无论是内容、技巧还是艺术思想,但也同时留下了许多弊端。他们在接受西方的哲学艺术思想的同时,又产生了全盘西化的极端主义思想,丧失了中国艺术特有的韵味,使国人将中国传统绘画奉为没落的标志,束之高阁。这给仍在延续传统路子的画家一个严重的警示:如何能够拯救传统国画?
  文人画作为最能代表中国传统绘画的种类,以其简略的笔墨、无穷的韵味和深邃的意境吸引着无数人前往探究其深意。因此,尽管当时情势复杂,仍有有识之士坚守传统,始终遵循着传统文人画的发展道路,保持着文人画讲究笔墨、书卷气和意境的传统。
  齐白石作为坚守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在漫长的一生中以其对艺术独到的感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他凭借着卓绝的艺术天分,坚韧的探索精神,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把中国文人画向前推了一大步,将其生活所见用真挚的感情表达出来,真正达到了艺术与人完美的结合。这一类型的传统艺术的守卫者包括北方的金城、吴毂祥、陈少梅、胡佩衡等,南方的有黄宾虹、吴湖帆、陆俨少等。这些画家对传统的“尊重”完全是一种旧式文人修养的体现。正是由于他们,中国传统绘画才能历久弥新,始终屹立于世界舞台。
  而中国六七十年代作为一段文化发展的特殊时期,一切的文艺创作都必须为政治服务,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受到抑制。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初期,由于社会的变革,西方新的艺术思潮再一次冲击着国内的文艺界,致使整个画坛被各种艺术形式所笼罩,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历史地位再次受到严重的冲击,“中国画末日论”的说法也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在这种背景之下,仍有一批画家在坚守传统,坚持文人画发展的道路,循着古人的文化气息前行。以陈绶祥、朱新建、边平山、季酉辰、王和平等为代表的画家,形成了旨在回归传统的一帮画家团体,提出了“新文人画”的概念,并用这个命名举办了一系列的展览,成为近些年来美术界坚持活动最长的艺术群体。这些画家们所处的是各种新的观念、新的表现手法和各种艺术思潮交织的时代,但是他们仍一心致力于传统绘画的创作。朱新建作为这一群体的代表,依他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自身异于常人的天赋,在文人画的道路上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本文试图从文人画发展的角度选取两位画家为代表对他们所处的时代进行阐释,探讨传统艺术在两个不同的时期的现状,笔墨特点,以及艺术家所处时代的艺术风格,和笔墨精神,探讨画家对文人画发展做出的贡献以及对以后的发展提出的一些可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