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口新政下中国“低生育率陷阱”判断及趋势预测
【6h】

人口新政下中国“低生育率陷阱”判断及趋势预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2理论基础

3 1980年以来中国生育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1980年以来中国生育率变动

3.2 基于生育率经济理论的中国生育率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4 中国落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客观判断

4.1 总体生育水平评估

4.2 省域总和生育率空间分异格局

4.3 中国目前是否落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初步判断

5 人口新政下中国生育率变动趋势及“低生育率陷阱”区域预测

5.1 人口新政对低生育率变动趋势的影响分析

5.2中国未来是否落入“低生育率陷阱”的趋势预测与评估

5.3中国可能落入“低生育率陷阱”的机制分析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人口问题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20世纪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世界范围的生育率迅速下降。欧洲和东亚相继出现了令人困扰的生育问题,即生育率不断走低且历时弥久不得恢复,在如此堪忧的情势下,“低生育率陷阱”理论应运而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等进程加快,国际生育率出现趋同现象,生育率趋同以其速度之快出现在世界视域。近几年,虽然“低生育陷阱”理论受到种种质疑,但是极低生育率现象引起了世界范围内人口学者、政府及公众的担忧。虑及蔓延全球的低生育率,反观广泛下降的中国生育率及其变动过程中的政策导向,发现与这些低生育率国家呈现出演变的相似性,省域生育水平差异缩小的态势直击人心。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当前人口与经济双双跨入“新常态”发展阶段,此时中国真实生育水平是多少?是否已经踏入或濒临“低生育率陷阱”的困境?“全面两孩”新政走上历史舞台,能否敦促释放广大民众的生育意愿?值此人口新政,中国的生育率将历经怎样的变动历程?放眼未来,中国是否会落入“低生育率陷阱”?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宏观把握当前生育水平,并判断两孩政策实施后未来中国生育水平走势及至阐释政策调整更广泛的社会影响,有助于深入思考生育政策调整完善之前路。
  第一部分为引言,概述论文选题背景、理论与现实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并给出评述,阐述论文研究思路与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
  第二部分为理论概述,首先解释生育率、“低生育率陷阱”相关概念及内涵,其次总结了相关理论学说,梳理人口转变理论,回望生育率微观经济理论,评介低生育率模型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低生育率陷阱”理论假说。
  第三部分,结合普查数据、教育数据、卫计委 WIS数据、户籍数据、经济数据等多来源数据,进行综合判断与测算,分析1980年以来中国生育的变动及未来发展趋势。关于生育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在微观层面,根据生育率微观经济理论,结合中国实际分析社会、经济、政策等因素对生育观念及至生育率的影响;在宏观层面,通过现实社会经济等统计数据的获取,运用空间面板数据,建立基于生育率经济理论的中国生育率影响因素回归模型,针对经济、社会、政策等因素对生育率变动的作用效应给出定量论证,研判生育率变动模型的多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力图阐释各因素的作用机制机理。
  第四部分,首先结合权威学者的测算,对中国总和生育率现状水平做出初步了解,对生育形势做出宏观判断。其次,探究中国省域总和生育率的空间分异规律。再次,以动态面板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省际生育水平空间差异进行实证拟合与验证。
  第五部分,首先,以山东省作为代表区域,分析两孩新政实施效果,给出未来生育水平走势预判。其次,结合“全面两孩”新政监测效果,对未来生育率变动趋势做出客观判断,回答中国是否会落入“低生育率陷阱”的问题,深入思考生育政策调整完善之前路。再次,综合考虑“低生育率陷阱”的形成机制,辅以中国社会经济现状探析,对中国可能落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动力机制做出分析与阐释。即尝试经由人口学机制、经济学机制、社会学机制三个角度解答中国生育水平提高的消极因素,探讨“低生育率陷阱”的形成机制。
  第六部分,总结论文主要结论,即东部地区普遍落入“低生育率陷阱”,中、西部地区暂未落入该陷阱;经济社会发展对生育率主要体现负向影响,总和生育率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未来生育率将处于1.5-1.8的范围,生育水平提升压力尚存。尝试从未来人口发展规划的角度,对中国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给出政策建议,主要包括:适应人口新政,谨防陷阱桎梏;顺应新常态,调整完善社会政策;各界协同,探索人口健康发展新方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