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医务人员AIDS/HIV防治与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现状及商业性工作者KABP调查
【6h】

医务人员AIDS/HIV防治与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现状及商业性工作者KABP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聊城市各级医务人员艾滋病预防知识和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态度和临床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行为,为开展培训提供依据。对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和有关高危行为的调查,为开展对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干预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本调查采用分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按照人均GDP的不同,将所辖八个县(市、区)分为三层,每层随机抽取一个县(市、区)。采用类似方法每个县(区)抽取三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的县、乡、村级临床医务人员及县级预防、保健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使用通用的艾滋病调查问卷对我市拘留所的部分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进行随机访谈调查,以上所有的调查数据均使用EpiData2.1b软件汉化版进行数据录入,所有数据录入完毕后,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数)用方差(F)分析。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用SNK法。计数资料(率)的检验采用X<'2>分析。 结果:本次对我市各级医务人员的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323份,其中男674人,女649人。我市各级医护人员艾滋病预防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5.4%,对艾滋病基本预防知识知晓率较高,专业知识知晓率比较低。不同级别单位、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职称的医护人员之间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9.808,P<0.00l;F=6.225,P<0.001;F=3.229,P<0.05)。各级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0.0%,不同单位级别、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工作性质的医护人员之间得分差异有显著性(F=107.2,P<0.001;F=21.8,P<0.001;F=9.8,P<0.001)。965名在工作中使用注射器的医务人员中发生过针刺伤的占26.7%,平均针刺伤发生率为2.2次/年。67.1%的医务人员针刺伤后能采取正确处理的方式。一旦病人的分泌物或血液意外溅入眼、鼻、口后,只有38.2%的医务人员知道正确的处理方式。本次共调查女性商业性工作者174名,其艾滋病预防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7.5%,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使用避孕套的占85.6%,过去一星期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避孕套的占29.9%,经常使用的占35.6%。有33.3%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得性病后选择去公立医院就诊,而55.7%的选择去私人诊所或自行买药解决。 结论:我市各级医务人员艾滋病预防知识总体知晓率不高,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缺乏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对我国防治艾滋病的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应深入而系统的学习艾滋病预防知识。我市各级医务人员普遍缺乏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比较而言基层和低学历、低职称的医务人员尤甚。临床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和检验人员普遍存在针刺伤的情况,为HIV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部分医务人员不能采取正确方法去处理针刺伤和病人血液、分泌物等溅入眼、鼻和口后的情况,存在发生HIV职业暴露后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对此类医务人员应尽早给予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我市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艾滋病预防知识总体知晓率仅为67.5%。对“蚊虫叮咬能否传播艾滋病,与艾滋病患者同池游泳或同桌吃饭能否感染艾滋病,无偿献血是否为预防AIDS经血传播的有效途径”等问题的知晓率比较低。不同年龄组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表现为20岁以下年龄组高于20岁以上组。我市商业性工作者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应加强对她们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商业性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防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