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扭曲的心灵,怪异的行为——《最蓝的眼睛》的心理解析
【6h】

扭曲的心灵,怪异的行为——《最蓝的眼睛》的心理解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Freudian Psychoanalysis

1.1 The Theory of Unconsciousness

1.2 The Theory of Personality Structure Related to The Bluest Eye

1.3 Defense Mechanism: the Ego's Technique

Chapter Two The Personality Structures of Pecola and Pauline

2.1 The Personality Structure of Pecola

2.1.1 Pecola's Id and Superego

2.1.2 The Defense Mechanism of Pecola's Ego and Their Failure

2.2 The Personality Structure of Pauline

2.2.1 Pauline's Id and Superego

2.2.2 The Defense Mechanisms of Pauline's Ego and Their Failure

Chapter Three Psychoanalytic Study on the Symbols in The Bluest Eye

3.1 Symbol Interpretation in Psychoanalytic Literary Criticism

3.2 Psychoanalytic Study on the Symbols

3.2.1 Symbols Concerning Settings and Objects

3.2.2 Symbolic Characters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Publications

展开▼

摘要

本文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批评方法,对美国黑人小说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提出笔者所探讨的主题及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分析《最蓝的眼睛》的原因,旨在说明本文的价值所在。 第二章,描述佩克拉与波琳的人格结构。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中的人格结构理论,对<最蓝的眼睛》中的佩克拉与波琳母女分别做精神剖析。 第三章,对《最蓝的眼睛》中的象征作精神分析研究。 文章认为,人格结构的三个层次是互相对抗又互相制约的,它们的矛盾运动决定了人物的性格,指导着人物的行为。人的心理是一个矛盾集合体,既有各种欲望和冲动的本能,又有制约本能欲望的理性和道德观念;这矛盾是自身的、内在的。这内在的各种力量的差异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外现为人物的不同性格表现,或如佩克拉的自卑、懦弱,或如波琳的孤寂、卑下。人格结构的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三者必须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才能使心理状态由不平衡达到新的平衡,从而实现生存的胜利。

著录项

  • 作者

    李春玲;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郭继德;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小说;
  • 关键词

    外国文学; 美国小说; 人格结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