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旧时月色旧时人——20世纪三位学人的精神探寻
【6h】

旧时月色旧时人——20世纪三位学人的精神探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学人与学统

第一章 自由思想 独立精神——陈寅恪

第一节 敬畏学问

第二节 传承学脉

第三节 坚守学统

第二章 亦旧亦新 尴尬人生——吴宓

第一节 错位的《学衡》

第二节“二马”成谶

第三节 毕竟是书生

第三章 毁誉交加 世纪余响——胡适

第一节 放不下的学术

第二节 忍不住的“诤臣”

第三节 自觉的“局外人”

第四章 选择与可能

第一节 “学”与“政”的纠结

第二节“有为在歧路”

结语 何去何从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20世纪初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涌现出了一批真正称得上是20世纪中国学术领域最杰出的人物。梳理这段历史,尤其是对其中的典型学人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学统。 本文选取了陈寅恪、吴宓、胡适三位代表,通过对其学术人格的分析,总结出三种具有典型性和普适性的学术人格类型:第一类,以陈寅恪为代表,一心为学,不入歧途,在学问与人格上都堪称完美;第二类以吴宓为代表,想兼“事功”与“学问”于一身,而又力所不逮,饱受痛苦与煎熬;第三类以胡适为代表,游走于学、政之间,毁誉交加,各有建树。 在分类归纳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三位学人的不同人生际遇缘于他们对学人安身立命的“学统”的不同理解和选择,其中最核心的是对“学”与“政”的甄别取舍。“学”与“政”本身并无褒贬优劣之分。学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既要埋首书斋进行知识探求,又要面向社会履行公共关怀。一味地强调学术的纯粹和独立、排斥任何沾染了政治的学术,不利于学统的继承和发展。现代学统应该是开放的,完整的现代学统应当是学术与思想的联姻。这两者缺一不可。胡适所代表的第三类型为我们展现了“有为在歧路”的可能--将一切非学术的问题学术化的倾向性。 面对这三位学界泰斗让人唏嘘不已的一生,总结他们在“正途”与“歧路”间的苦乐与得失,挖掘他们对建立现代学统的贡献与意义,是为了给后来者以借鉴和启示:学人在进行学术活动时,固然应当警惕“思想未经学理提纯”而变得粗糙与浅薄,也应当警惕“学理未经思想熔铸”而变得苍白与无聊;固然应当超越世事追求学术的纯粹,也应当超越学术的限制追问人生的意义。但若能超越二元对立,更多地注意对立中的张力关系,在坚持学术独立与纯粹的前提下,吸纳思想的创新活力,将对人生的关注转变成学术的动力,则胡适所谓的“歧路”上将大有可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