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中庸》之郑注、孔疏与朱子《集注》训诂术语比较研究
【6h】

《大学》《中庸》之郑注、孔疏与朱子《集注》训诂术语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部分引论

(一)训诂术语概说

(二)训诂术语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

(四)本文的研究对象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

(六)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三注本训诂术语的使用情况

(一)释义术语

1.曰,为

2.谓之,之谓

3.谓,言(此言、言此、以言)

4.犹

5.所以,亦

6.貌,然,之意

7.之属

8.指

9.之言,之为言(在这三个注本中该术语主要用于释义,故归入此类)

10.喻

(二)易字、拟音术语

1.读曰,读为;读如(为方便对此故将三注本放在一起分析)

2.郑注中其他易字、拟音术语

3.孔疏中其他易字、拟音术语

4.朱子《集注》中其他易字、拟音术语

(三)校勘术语

1.郑注中的校勘术语

2.孔疏中的校勘术语

3.朱子《集注》中的校勘术语

(四)辞例术语

1.辞,语助,声之助——训释虚词的术语

2.郑注中另有一例辞例术语

3.孔疏中其他辞例术语

4.朱子《集注》中其他辞例术语

第三部分三注本训诂术语评析

(一)三注本中主要训诂术语的形式、功能对照表

(二)三注本训诂术语体系评析

1.《大学》《中庸》郑注的训诂术语体系及其特点

2.《大学》《中庸》孔疏(含陆注)训诂术语体系及其特点

3.朱子《集注》的训诂术语体系及其特点

第四部分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术语代表着学科体系成熟与完善的程度,训诂术语作为训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古籍研究的重点。选取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庸》的代表性注本——郑玄注、孔颖达正义以及朱熹集注——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中训诂术语的使用情况,既能对比分析三位注疏大家古籍注释特点,又能动态揭示三注本所属年代训诂术语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对今天训诂学科的深入研究有积极意义。本课题正是基于这一研究目的,从以下几方面对《大学》《中庸》三注本中训诂术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 首先,简要概说“训诂术语”的含义及判定标准,阐述训诂术语研究现状、研究意义,明确研究方法及思路等。 其次,描述分析《大学》《中庸》三注本中训诂术语的使用情况,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分释义术语、易字拟音术语、校勘术语和辞例术语四类来探讨。其中,释义术语类是对比分析的重点,先对单个术语在三注本中的使用情况进行描述,再对比分析总结其发展演变轨迹。另外三类采用系统对比方式,逐个注本进行归纳说明,再总结注本间的异同及发展演变情况。 再次,评析三注本中的术语使用情况,先采用图表法动态呈现三注本中主要术语的发展演变情况,再分析归纳各注本训诂术语体系特征及其沿革变化轨迹。 最后,概括总结三注本训诂术语的使用特点,并探寻由汉经唐至宋训诂术语在使用上发展演变的轨迹:前修未密,后出转精,“汉代初具规模,唐代趋于成熟,宋代臻于至善”。 为保证术语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综合采用描写分析法、对比归纳法及统计例举法,从多个角度考察分析了三注本中训诂术语的使用情况。并引进现代术语学分析方法,从形式和功能两个方面,详细描述各术语的用法,统计各注本中术语地使用频率,并通过图表直观呈现出来,总结其发展演变规律,以期为训诂学术语研究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