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中学历史教学看因材施教原则的应用
【6h】

从中学历史教学看因材施教原则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1.问题的提出

1.1 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1.2 因材施教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1)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模块

(2)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2.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2.2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2.3 多元智能理论

3.实施因材施教的意义

3.1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改理念

3.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4.因材施教实施中的困难

4.1 班级授课制的限制

4.2 现行教育机制的过多统一

4.3 不重视对学生的研究

5.对因材施教操作模式的探讨

5.1 因材

5.1.1 研究内容

5.1.2 研究学生的方法

5.1.3 研究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5.2.施教

5.2.1 选取基本的施教策略

5.2.2 依据教学内容调整施教策略

5.2.3 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施教

5.2.4 采用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施教

5.3 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1)评价内容要全面

(2)评价方式多样化

(3)评价主体多元化

附:因材施教评价体系

6.因材施教案例

6.1 案例一

(1)教学目标不同

(2)教学方法不同

(3)课堂评价

(4)案例启示

6.2 案例二

一、预习内容

二、本堂课学习评价

三、课堂学习反思

四、案例启示

6.3 案例三

6.4 案例四

7.实验效果分析

7.1 学生学习成绩分析

7.2 学生学习过程分析

参考文献

附:案例三(测试题)

展开▼

摘要

本文致力于分析高中历史课因材施教实施网难的原因,并从三个层面即因材、施教和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探讨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操作模式。主要是选取分层教学策略,辅之以合作教学、讨论教学、探究教学、创意教学等教学方法和班级教学、学生自学、个别化教学等相互融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手、勤于探究,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一年半的实践表明:因材施教的高中历史课堂有着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既有知识交流又有情感交流,学生的学习都有明显进步,他们的想象力获得了丰富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也有了提高。根据笔者统计,实验班的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明显提高,而且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班。这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挥,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教育质量”的新课程理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