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电规划为例
【6h】

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电规划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

1.1.1我国水电资源开发情况

1.1.2我国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

1.2课题研究意义及目的

2水电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及特点

2.1水电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2.2水电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3水电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技术

3.1理论基础

3.1.1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环境水利学理论

3.1.3生态学理论

3.2水电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3.2.1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3.2.2规划、决策领域的技术方法

3.2.3 GIS为代表的空间分析方法

3.2.4累积影响评价方法

4实例应用——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1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电规划概况

4.1.1规划背景分析

4.1.2规划的总体框架

4.1.3规划区域地理位置

4.2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方法和内容

4.2.1评价范围

4.2.2评价内容

4.2.3评价方法

4.2.4评价时段

4.2.5现场调查

4.3评价区陆生生态环境现状及零方案趋势分析

4.3.1陆生生物多样性概况

4.3.2各生态系统现状

4.3.3敏感目标

4.3.4水土流失现状

4.3.5景观生态体系质量现状

4.3.6生态承载力现状

4.3.7零方案变化趋势分析

4.4攀枝花河段水电规划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4.4.1对稀树灌木草丛生态系统的影响

4.4.2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4.4.3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4.4.4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4.4.5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4.4.6规划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4.4.7水电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4.5规划方案比选

4.6保护对策与措施

4.6.1对稀树灌木草丛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

4.6.2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

4.6.3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

4.6.4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

4.6.5水土保持措施

4.7结论及建议

4.7.1结论

4.7.2建议

5下一步工作及展望

5.1下一步工作

5.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水电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与可开发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已开发量仅占水资源可开发容量的30%左右,开发前景广阔。水电工程的建设将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我国于1970年开始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于1980年开始开展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力争从决策源头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在水电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向,我国相关的理论研究、实际评价工作均开展较晚,采用的技术方法也多直接引自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尚存在许多不成熟之处,评价方法和体系都还处于探讨研究中。 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水电规划生态环评的有益经验,总结水电规划生态环评的特点,即战略性、综合性、区域性、累积影响分析、规划协调性分析和推荐方案的科学比选,对水电规划生态环评的基础理论如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水利学理论、生态学理论以及技术方法如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规划决策领域的不同技术方法、GIS为代表的空间分析方法、累积影响评价方法进行归纳,并分别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以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评为案例,围绕水电规划生态环评的六大特点展开,重点分析攀枝花河段水电规划带来的主要陆生生态环境问题,对稀树灌木草丛和城市生态的影响,采用了多种评价方法得出评价结论。 本文第一次总结、补充和完善了我国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且本文所选实例位于我国川滇交界处于热河谷地带,并涉及城市生态系统,对于该类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实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经验与不足,对其他行业的生态规划环评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