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花粉育性研究
【6h】

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花粉育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1前言

1.1课题的提出

1.2前人研究进展

1.2.1柑橘体细胞杂种的研究进展

1.2.2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的鉴定及遗传规律

1.2.3植物减数分裂研究进展

1.3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1.1倍性分析材料

2.1.2减数分裂及育性分析材料

2.1.3叶型分析材料

2.1.4 RAPD分析材料及引物来源

2.2方法

2.2.1倍性分析

2.2.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的观察

2.2.3花粉的育性检测

2.2.4 叶型指数的测定

2.2.5总DNA提取

2.2.6 RAPD分析及电泳检测

2.2.7聚类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有性后代的倍性鉴定

3.2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及其亲本的减数分裂情况

3.2.1有性后代减数分裂时期与花蕾直径的关系

3.2.2有性后代及其亲本PMC的减数分裂情况

3.3有性后代及其亲本的花粉育性

3.4多态性扩增及杂种鉴定

3.5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3.6叶型指数的分析

4 讨论

4.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与花粉败育、无籽之间的关系

4.2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育种潜力探讨

参考文献

图版和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对7株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及其亲本植株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以及花粉育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有性后代减数分裂行为与叶型及RAPD标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利用流式细胞仪对58株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进行倍性鉴定,有45株三倍体、12株二倍体、1株四倍体。 2、运用酸解压片法,对7株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及其亲本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二倍体有性后代减数分裂过程基本正常,中期Ⅰ不配对染色体仅为2.4%;三倍体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各种异常现象:中期Ⅰ有81.8%的不配对染色体以及各种多价体的出现,中期Ⅰ和中期Ⅱ游离在赤道板外的染色单体,变幅为1—3个,平均比例分别为51.2%和38.7%;后期Ⅰ和后期Ⅱ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染色体分离不均等、染色体分离不同步等各种异常现象均占有一定比例;四分体时期含微核的花粉母细胞比例可达47.1%。 3、对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及其亲本的花粉染色活力、花粉萌芽率、正常四分体比例、小花粉比例以及花粉粒大小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其花粉育性。发现二倍体后代的花粉染色活力(64.5%)、正常四分体比例(99.9%)均接近于母本植株;三倍体后代的平均花粉染色活力为46.7%,大大低于亲本植株的染色活力,正常四分体的比例为52.1%,介于父母本之间;二倍体和三倍体有性后代的小花粉粒比例均介于亲本之间,其中二倍体的小花粉粒比例偏向母本植株,三倍体的小花粉粒比例偏向父本植株。 4、对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和亲本植株以及父本的两个融合亲本分别做本叶叶型指数分析。结果表明二倍体植株与父本融合亲本之一的粗柠檬在0.05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三倍体植株的性状表现更接近于父本。 5、筛选出14条扩增产物带型清晰、多态性及重复性好的10bp引物进行RAPD技术鉴定。结果表明有性后代无论是二倍体还是三倍体均为三亲杂种植株,遗传物质来源于父本的两个融合亲本和母本IB4,其中主要来源于父本及其两个融合亲本;各植株包含的遗传物质无论偏向于哪个亲本,在其各自的倍性水平上未能看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